猴子小说网提供两代官最新章节无错未删节版
猴子小说网
猴子小说网 校园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推理小说 总裁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历史小说
小说排行榜 短篇文学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同人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免费的小说 慾火高升 女友纪实 恋颜美慾 肥熟岳母 痴汉客运 催眠老师 蚀骨销魂 夏日浪漫 小街舂色 爱的经历 热门小说 完结小说
猴子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两代官  作者:杨少衡 书号:44451  时间:2017/11/26  字数:35111 
上一章   第一章 专员跳楼    下一章 ( → )


  大学四年,沈达从来没有暴苏宗民的隐情,从不谈及苏宗民的父亲。沈达那种秉的人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来确属不易,苏宗民不能不心存感激。

  沈达这家伙是什么秉?号称官家子弟,出自权力中心地带,背景显赫,优越感与生俱来,老子天下第一。除了门第显耀,沈达还得天独厚,长得高大,一身帅气,为人豪,随随便便在任何地方一站,总是气度非凡。青年学生之中,有一种领袖是天生的,不必老师指定,不必同学投票,不必有任何头衔,也不必自己卖力推销,人们自然而然就要注视着他,聚在他身边,以他为依靠,听他号令,跟随前进。沈达就是这种人,当年在大学里占尽风头,耀眼于教室宿舍花园草地,闪亮于周边无数男生女生之间,堪称一时之星。

  这个人有领袖,以“老大”自居,控制很强,想要什么就会把什么紧紧攥在手里,有如豹子把它的猎物按倒在地上。他有大哥风,知道怎么拍拍肩膀,瞪瞪眼睛,让人跟着他走,唯其马首是瞻。他还极富表现,喜欢出头面,揽事管事,招引人们为他喝彩。他在男女关系方面特别招摇,热衷于展示自己对女生的魅力,他身边的女孩换来换去,一个个如花似玉,让人眼花缭,有如T台上的模特频繁更换时装。那时他还只是个大学生,已经充分显示了他呼风唤雨的巨大能量,其能力几乎是天生的,直接出自遗传。

  沈达的老爸是个地方官,时任地区行政公署专员,管着大块地盘。地方官员放到省城、京城可能不算很大,在地方可了不得,权力在握,说话算数,特别管用。大学期间,沈达的交往范围相当广泛,校内有人留意关心,校外更有人接踵前来看望沈大公子,车来车往,大包小包,非常醒目。沈达跟同学吹牛,称以后他应当比老爸更牛一些,让自己的儿子也来尝尝这种滋味。他似乎已经在准备子承父业,接掌权位,统辖一方。他这样的人不需要对谁特别当真,那么多同学有如他的部属,都得跟着他走,却不值得他太当回事。如果说偶有例外,那就是苏宗民。

  苏宗民完全是另一种类型,小个子,模样平常,无论在哪里都可有可无,绝不显眼。沈达对这个苏宗民却有些另眼相看,不像对其他同学。他们俩有些特别交往,却始终若即若离。大学同学四年,苏宗民从来没有成为沈达身边人物,沈达也从来没有试图控制他,把他收编为小兄弟。

  他说:“苏宗民那个怪,随他去。”

  大学时的苏宗民沉默寡言,看上去很木讷、很内向,不爱搭理人。无论谁靠近他,再怎么对他关心示好,他都是静悄悄奉送一张毫无表情的脸,拒于于千里之外。在许多同学特别是女生眼中,这个苏宗民怪怪的。但是他从不招谁惹谁,除了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其他诸事不管,基本与人无求、与世无争,因此并不令人反感。

  大家刚聚在一起,读大一的时候,苏宗民碰上了一件事情,与舍友相关。

  他们上的大学是省属院校,校区位于省城东郊,当年学校的设施很差,赶不上招生量的急增,学生宿舍非常拥挤。入学时,电机系的新生被安排住进一幢旧宿舍楼,十二个男生一个房间,睡的是双层,一个房间六架双层,加上几张桌子,房间里挤得几乎转不过身,舍友们六个上铺六个下铺,彼此戏称一楼和二楼。

  苏宗民住一楼,他和楼上舍友共用的这架双层靠门,位置不是太好。苏宗民的斜对面,宿舍最里边靠窗的那架双层楼下,住的同学叫童志强,来自本省山区一座县城,童志强戴眼镜,眼镜片厚厚的。除了深度近视,该同学还心眼小,很会计较。

  有一个晚间,苏宗民去图书馆看书,回到宿舍时已近十一点——学生宿舍统一的熄灯时间。舍友们各自收拾铺,准备睡觉之际,童志强还在忙碌,把书桌抽屉拉出来,抽屉里的书本、笔记本摊了半,整个身子俯在上,眼镜滑落到鼻尖,鼻尖几乎顶着上那些东西,两手不停翻动,呼隆呼隆弄出一阵阵声响。那模样,就像一条狗要从一堆垃圾里嗅出一块骨头。

  苏宗民拿了脸盆巾去走廊另一头的盥洗室,洗漱完毕回到宿舍,童志强还在找东西,这时熄灯了。该同学不死心,打起手电筒,靠一圈电筒光照明,继续坚持工作,呼隆呼隆,搞出了许多响动。

  舍友们有意见了,楼上楼下,一个接一个开腔说话。不早了,电灯都睡了,还不叫人睡?这时候找个啥?天亮再找不成吗?

  童志强很倔,谁说都不听,执意寻找。还好他的手电筒电池老了,折腾半个多小时,电筒光成了一丁点鬼火,只好作罢。

  第二天清晨,童志强早早起,借着黎明的自然光继续寻找,范围从书桌拓展开来,包括桌底、下都列入搜索范围,查找声响杂乱。那时还早,舍友们都还在睡觉,但是无一例外,全给该同学弄醒。

  有人发牢,有完没完?到底找个啥?至于吗?

  童志强终于不再钻桌底查铺了,他改变方式,跑到舍友铺前,爬上爬下,一楼二楼奔波,把还赖在上的同学逐一推醒,着嗓门询问。

  原来他的财产不见了。财产装在一个信封里,原本锁在他书桌的抽屉里。

  他也推了苏宗民。苏宗民早醒了,躺在上,眼睛看着楼上的楼板,想自己的事情。他把嘴巴凑到苏宗民耳朵边,小声询问:“看到我的信封没有?”

  苏宗民问:“信封怎么了?”

  “里边有钱。”

  “多少?”

  “你看到没有?”

  苏宗民摇头,翻过身不再理会。

  童志强找了半天,没找到他的信封。这人心眼小,气不过,跑到辅导员那里告了一状,称自己的钱不见了,怀疑是舍友拿走。辅导员让他回忆失窃过程,举报怀疑对象,他首选苏宗民。理由有几条,包括苏宗民经常独自一人待在宿舍里,别的男生去打球去找女生聊天,他哪儿都不去,或者在图书馆,或者就在宿舍。所有舍友中,苏宗民拥有的作案时间最多。发现东西不见的那天晚间,童志强翻箱倒柜,打着手电寻找,同宿舍十几个舍友,其他人见了都好奇,追问该同学找什么,只有苏宗民例外,从外头回来,看见童志强找东西,却是一句话都没有,什么都不问,只顾上装睡,从头到尾,一言不发。隔天早晨问他见到东西没有?苏宗民也是不吭不声,显然做贼心虚。

  辅导员是苏宗民他们的师兄,刚毕业留校的年轻老师,这人比较好事,有心要当福尔摩斯。他着手办案,悄悄让人把苏宗民找来,亲自盘问,借以判断苏宗民是否确实值得怀疑。苏宗民在辅导员那里表现一样,也不多说,只讲没拿,不知道。其他话没有,不像别的人碰上这种事发誓赌咒,极力争辩洗刷。辅导员一再追问,苏宗民总是那几句话,不慌不忙,沉稳,坚如磐石。弄得福尔摩斯第二很疑惑,不知道这个小师弟是会装呢,还是果然无辜。当时情况下,只好扩大侦察范围,辅导员把同舍学生都叫来盘问,除了让各自代情况,还让他们提供怀疑线索,分析有谁比较可能作案。言谈之中,有意无意把话题引向了苏宗民。

  沈达知道了,非常生气。

  沈达住在对面宿舍,跟苏宗民不是一个寝室。苏宗民的舍友丢钱了,怀疑为苏宗民窃取,这件事跟沈达没有任何瓜葛,除了辅导员有资格过问,实不必劳驾沈达费心。偏偏人家沈达不这么认为,无论如何要一杠子,表示一下自己的看法。沈达以老大自居,行事比较鲁,他把童志强叫到自己房间,房门一关,劈头盖脸,张嘴就骂。

  “你眼睛两个珠子是木头?”他斥责“怎么会赖人家苏宗民?”

  童志强不服,称苏宗民不哼不哈,就是可疑。

  “可疑个。你不知道他什么人?他平时说话超过三个字没有?”

  童志强说苏宗民要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死不表白?

  沈达恼火,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得童志强一下子蒙了。

  “你怎么打人!”

  沈达又是一巴掌。打得对方一张脸全红了。

  “这啥?这叫表白。”沈达训斥“你还不明白?”

  童志强捂着脸说不出话来。

  “这是小意思,没使劲。”沈达警告“敢再胡乱糟蹋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当时宿舍里没有其他人,童志强挨了沈达两下,满眼全是怒气。沈达毫不在乎,让他尽管喊叫,就说沈达打人;尽管去找辅导员告状,让辅导员来吧,他不在乎;敢打抱不平,不怕鬼敲门。

  “不知道我跟苏宗民怎么回事吗?”

  对方一声不吭。

  “现在你知道了。”沈达说“东西自己去找,找不着我让人帮你翻。嘴巴给我闭紧点。你小子欠打,再敢他妈诬蔑好人,老子砸扁你。”

  他开了舍门,把人家推了出去。

  童志强在外头站了半天,最终气短,没有喊叫,也没再找辅导员告状。沈达把他吓住了,沈达个高、力气大,一向敢说敢当、说到做到,身边有一群铁杆,被人称为“老大”不是好玩的。

  两天后,那钱在童志强自己下的小箱里找到了。这是个守财奴,东西藏得特别紧,并没有用信封,是把人民币卷成一团,在一件外的暗兜里,锁在箱中,却没记准,以为丢了。其实也没多少钱,不过五百元而已。童志强人还老实,找到东西后他向辅导员报告,也找苏宗民道了歉。

  沈达说:“这就对了。”

  他放血出钱,请两个同学一起到校外小饭馆吃了顿饭,算是对自己打人耳光的一个补偿。苏宗民这才知道原来沈达还曾出头为他打抱不平。

  他向沈达拱手,感谢。沈达摆摆手“什么呀,小意思。”

  他向被打过两个耳光的童志强卖弄:“你不知道这个苏宗民,我们老情了。”

  童志强称自己知道,沈达和苏宗民是同乡,还是中学同学。

  “说你不知道,你就是不知道。”沈达批驳“我跟他不是同乡,中学也不是同班。可我们是一个大院的伙伴,老情,从我家老爸和他家老爸那时就是。”

  童志强惊讶,指着苏宗民问沈达“他也是官家子弟?”

  “你以为他是什么?”沈达说“他当然是。”

  苏宗民当场否定:“我不是。”

  “怎么不是?”沈达一瞪眼睛“我说是就是。”

  他回头指指童志强:“你知道就好,不许说。”

  童志强张着嘴,满眼狐疑。

  沈达点到为止,没有把苏宗民的底子完全披出来。

  事情过后,他们俩并没有走得更近一些。苏宗民依旧自己做人,我行我素;沈达还是大大咧咧,没把谁当回事的样子。但是彼此之间似乎多了一点默契。

  有一个周末下午,苏宗民在图书馆看书,沈达跑到那里找他,说有件事要跟苏宗民商量。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有外边的朋友来找沈达,人家住得远,交通不方便,晚间得安排一个地方睡觉。苏宗民有个舍友家在省城近郊,周末回家去了,铺空着,沈达知道了,决定临时征用该同学的铺,安置自己朋友。这是属于沈达与借同学之间的事情,跟苏宗民有什么关系呢?人家沈达并没有打算请求苏宗民批准,具体情况事后他会与该同学直接说明,找苏宗民只是通个气,以示尊重。沈达这么做也不是毫无必要,被沈达临时征用的这个铺跟苏宗民的卧具是连体的,同属一架双层,苏在下铺,那位同学的铺位则在“楼上”

  “我寝室不凑巧,个个在校,没有空铺。”沈达解释。

  苏宗民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没问题。

  当晚,苏宗民回宿舍时已经很晚,沈达的朋友还没过来。寝室熄灯时仍然不见人影,苏宗民上前特意把门留着,没锁。接近十二点时,门给推开了,有两个人不吭不声,轻手轻脚摸黑进了房间,正是沈达和他朋友。时为季,蚊子多,学生睡觉都放蚊帐,沈达进门后把苏宗民的蚊帐拉开一条小,伸手推了推苏宗民。

  “嗨。”他低声招呼。苏宗民刚入睡,醒过来一见是沈达,知道是他把朋友送过来了。苏宗民摆摆手,没吭声,表示自己知道了,让人家尽管自便。而后沈达带来的那人踩着双层的踏板,悄悄爬到上铺。这人手脚很轻,没弄出什么动静。苏宗民以为这就是了,不想还有情况:沈达安排好朋友,却没有离开,居然跟着也爬到上铺去了。沈达块头大,身量重,上楼时弄得双层吱呀吱呀响个不止,动静格外大。

  苏宗民不吃惊,不知道沈达是干什么。这么晚了,那么窄的铺位,还是上铺,两个家伙黑糊糊一起挤在半空中,很好玩吗?

  他感觉他们在楼上动作。先是放蚊帐,把蚊帐下摆进铺位四周,谢绝蚊虫拜访,也隔绝其他目光。而后的动静是衣服,摊被子,躺下。两个人竭力控制肢体幅度,不弄出太大声响,却由于任务太多,空间太小,很难彻底掩盖。位于下铺的苏宗民首当其冲,无偿享用来自上方的各种响动,点点滴滴,尽数领受。

  他这才感觉不对。两个家伙如此挤进一个铺位不正常,躺进去后就更反常了,该睡不睡,铺怎么也安静不下,窸窸窣窣,细细的响动此起彼伏,持续不绝,是一种摩擦声。然后铺吱呀发响,那两人翻过来翻过去,有迫声和息声低低传出,苏宗民明白了。

  沈达是在忙活办事呢,被他在上铺的肯定是个女孩,他们居然找了这么个时候,找这么个地方如此办事。

  苏宗民一声不吭,不予理会,任凭楼上颠三倒四。他居然还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沈达他们俩悄悄离开,那时天刚蒙蒙亮,大家都还在睡觉。苏宗民醒了,借着窗外透过来的光,看到一高一矮两个人影从他楼上爬了下来。高的先下,是沈达。矮的跟在沈达后边下来,果然是个女孩,从轮廓看,留的是短发。沈达在边接她下地,两人搂着,悄悄开门离去。

  当天中午,苏宗民跟沈达在食堂见了面。

  “昨晚吵你了吗?”沈达看着他,脸上带笑。

  苏宗民摇头。

  “包涵点啊。”

  沈达解释。他的铺位在他们屋里边靠窗,比较不方便,容易影响别人,不像苏宗民的双层在门边,进门就到。

  苏宗民没吭气。

  “你真行。”沈达笑道“还能小打呼噜。”

  苏宗民承认:“对,睡得好。”

  “没听见什么吧?”

  苏宗民说:“有。”

  沈达笑笑,闭嘴不问了。

  他们再没提起这事。

  半个月后,有天下午上大课,几个班一起在教学大楼阶梯教室上课。下课时已是下午五点,学生们离开教室,挤成一团奔往寝室、食堂。苏宗民提前占了位子,当天听课坐在前排,下课离开时走在前边。出教室时他注意到大门边站着两个年轻女孩,一高一矮,打扮有些特别,穿短裙,时尚,像是校外的女孩。那时学生们正从大教室里往外拥,俩女孩站在门边不动,眼睛东张西望,可能是要找谁。苏宗民感觉其中一个女孩身形似乎有些眼,再看一眼,却不认识。她们找的无论如何不会是苏宗民,所以苏宗民没再多看,只顾自己走开。却不料刚走出几步,后边忽然了。

  “你们干什么?干什么?”

  “害怕了?怕了?”

  两个尖嗓子对喊,都是女声。下课学生中音响嘈杂,脚步声、交谈声和说笑声哄哄混在一块,女孩的尖声喊叫从一片杂乱中突然响起,非常刺耳。苏宗民不管闲事,他继续往前走,只是稍微侧头看了一眼,发觉正是刚才站在门边的那两个女孩,她们把下课走出教室的一个女生拦在教室门外。

  被拦住的女生很气愤:“你们!你们!”

  两个女孩不好惹,一个伸开手臂,拦着女生不让走,另一个干脆冲上前抓住女生的胳膊,把她扭住。估计是使了劲,女生当场痛叫起来。

  “快来啊。”她哭喊“沈达!”

  苏宗民转头走开了。

  被拦的女生不是本班同学,但是苏宗民认得,是同级另一个班的,刘佳,著名女生、班花。刘佳漂亮,长得小巧玲珑,一张脸非常生动,情温和,打扮雅致,很淑女。几天前苏宗民跟该女生打过一回交道,很意外:黄昏时,这女孩跑到男生宿舍,轻轻推开苏宗民寝室的房门,走进来四处看了看。当时苏宗民躺在上看书,拿眼睛盯着她,她忽然一红脸,小声问了句:“沈达呢?”

  原来是找错门了。苏宗民没吭声,把手往对门一指。女生明白了,掉头走出去,轻轻地把房门带上。

  刘佳跟沈达有瓜葛。跟沈达有瓜葛的女生很多,各式各样、形形,一概为沈达笑纳,女生们也前仆后继,从不间断地围绕在沈达周围,沈老大真是有魅力。类似事项很刺很快活,有如半夜三更挤在学生宿舍双层息,但是一旦失控则可能爆发事端,例如眼下,在阶梯教室门外。

  事后,阶梯教室门外三个女孩吵闹的情节已经沸沸扬扬,传遍全校。当天在教室门外堵门认人的两个女孩来自校外,其中个子矮的是主角,另一个是她的女伴,陪同前来。矮个女孩父母是开小店的,在校外小商品市场经营一个小服装店,女孩也在自家店里上班,卖内衣罩之类。这女孩来校闹事与沈达有关,两人不知怎么认识了、好上了,女孩让沈达得神魂颠倒。前些时候她发觉沈达开始敷衍她,感到不对,四处打听,得知沈达身边多了个刘佳,是班花,与沈达形影不离。服装店女孩醋劲上来了,天天跟沈达纠,还找刘佳论过理,让人家不要当“小三”沈达知道后很不高兴,臭骂女孩一顿,两人处得更糟,女孩认定是刘佳搞鬼,一怒之下,带着人到教室门口找人。据说她本来只打算把刘佳叫到一旁涉,刘却不愿意跟她纠,扭着身子想躲开,女孩起,扯住不放。沈达从后边赶过来,两个女孩已经滚在地上了。刘佳温文尔雅,不是人家的对手;人家还带来一个帮手,加上一大有利条件:留短发,不像刘佳长发披肩,两人扭扯时,攻击者抓住刘佳的长头发不放,刘佳却拽不住人家的短,当下痛得大叫,泣不成声,身子一仰倒在地上,当众吃了大亏。这时沈达分开众围观者,赶到了战场。

  “你们干什么!”他大喝。

  说也怪,他的吆喝就是管用,当时两个女孩都松了手,从地上爬起来。外来的这个女孩裙子被扯到股下边,爬起来赶紧整理衣着;刘佳被揪得头皮发麻,爬起来只是抹眼泪,不停地哭,委屈不尽。

  “丢脸!”沈达呵斥“到里边去。”

  两个女孩乖乖的,一前一后进了阶梯教室,第三个也陪着走了进去。教室里已经没有人了,学生们不是已经走远,就是散围聚在门边欣赏免费演出。沈达对大家招了下手,笑道:“同学们走吧,别耽误吃饭,这个事我来处理。”

  还有人往教室里看,舍不得就这么离开。沈达不高兴了:“好玩吗?跟我进去吧。”

  没有谁觉得跟进去好玩,一会儿工夫,教室门外走得一干二净。

  这件事非常轰动,沈达大长其名,走到哪里都有女生指指点点。出了如此绯闻,让两个女孩为他醋得这么轰动,沈达居然该干吗干吗,没事人一样。这件事究竟如何摆平,那天黄昏他在阶梯教室是怎么“处理”他的那对女冤家,用的是什么办法什么方式,没有人知道。事情似乎到此为止,事后校外服装店卖罩的女孩再没有出现在学校里,沈达与长头发刘佳的交往持续了一段时间,身边又换了别的女孩。到了学期末,事情渐渐不再为大家共同回顾,沈达自己大大咧咧,绝口不提,好像那件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苏宗民却很清楚,没那么简单。

  有一个周末晚间,苏宗民在自习教室看书,袁佩琦找了一个又一个教室,把他从黑一片人头里找了出来。

  “你怎么躲在这里?”袁佩琦不高兴“我脖子都看酸了。”

  苏宗民惊讶:“你找我?”

  “你不是苏宗民吗?”

  也难怪苏宗民惊讶。袁佩琦是班干部,团支部书记,在系里、班上经常出头面的出名女生,她跟比较内向很不活跃的苏宗民没有什么交往,两人几乎没有交谈过。她有什么事要如此不辞辛劳使劲找苏宗民呢?原来是校领导代的,学校一位副书记在找苏宗民。该领导知道苏宗民是袁佩琦班上的同学,让她赶紧找一下。苏宗民他们上大学那会儿,学校的老师同学们都还不知道手机是个啥,这种时候想在自习教室找到个谁还很不容易。

  苏宗民跟着袁佩琦去了校领导办公室,一路上不免心里诧异。袁佩琦把他领进办公楼,亲手把他交给校领导后,走了。找苏宗民来的副书记是女,她和颜悦,让苏宗民坐,随即去打了个电话。几分钟后,苏宗民由校办一位年轻干事带着,坐上停在楼下的一辆小轿车,前往市区。

  在省城一个大酒店里有一位中年女士等候苏宗民,这是谁呢?王阿姨,沈达的母亲。苏宗民称其阿姨是尊敬,他们并无亲缘关系。

  见到苏宗民时女士感叹了一句:“哎呀,都长这么高了。”

  苏宗民说:“没多高。”

  王阿姨摇头:“好多年过去了。”

  她问苏宗民的母亲身体好吗?妹妹情况怎么样?苏宗民回答,很简略:母亲有病,身体不太好。妹妹还在上初中。

  “都在一个大院,总没碰上。”沈达母亲感叹。

  专员夫人跑到省城,通过学校领导把苏宗民找来,当然不是专程来跟年轻人叙旧,隔这么多年、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问候苏宗民家人的。她找苏宗民有事,为的是沈达,涉及的是前些时候的那件事情。

  “他们在你上铺?”她问。

  苏宗民回答:“是。”

  “真的吗?”

  苏宗民再次肯定。

  “两人挤在一个铺里?”

  “对。”

  “那个人,你见到了吗?”

  苏宗民摇头。沈达他们进来时是深夜,早已熄灯,他们出去时是凌晨,天还没亮。苏宗民一直躺在上,隔着蚊帐,没见着来人。

  专员夫人小心翼翼,跟苏宗民绕圈子,打听那天的情况。苏宗民注意到她非常谨慎,不涉及当晚沈达领到宿舍者的别,是男是女?跟沈达挤在一个铺位,一夜干些什么?她不问起,苏宗民也不主动谈及。

  除了当晚情况,她还了解沈达在学校里的其他情况,学习认真不?跟同学相处如何?是不是有不少女生对他有意?老师同学对他有什么反应?苏宗民告诉她,沈达学习成绩一般,他的兴趣不在读书。他在学校和班级里很活跃,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在女生中很有号召力,不少女生以成为他的女友为荣。学生们都知道沈达的父亲是大领导,一些同学管他叫“官家子弟”说他有家传,天生是当头儿的。

  “不能出这种事啊,”专员夫人漏了句嘴“影响前途。”

  她问起阶梯教室门外两个女孩扭打的事情。苏宗民说,当时他已经离开教室,只是事后传闻。

  他没有多说,心里已经把几件事联系在一起了。那天他走出阶梯教室时,看到站在教室门外的两个女孩,其中一个的身形让他觉得有点眼,当时没有细想,现在明白了,他确实见过,不会是别人,就是前些时候跟沈达在他的上铺折腾了一夜的短发女孩。凌晨时分她从上铺爬下来,沈达在地板上接着她,两人搂在一块悄悄出门,苏宗民躺在上,借着晨光,隔着蚊帐看了一眼,留有印象。这个女孩果然泼辣,敢跟沈达挤在男生宿舍苟且,也敢到学校找情敌扭打。看起来她还把事情捅到沈达长辈那里去了,因为只有沈达、苏宗民和她本人知道当晚的情况。她把它告诉沈达母亲,可能想以此证实沈达跟她确有瓜葛,这也就把苏宗民牵扯进来,他是当晚男生宿舍风韵事的一个当事者,也是间接证人。

  沈达的母亲:“那晚上的事情跟谁提起过吗?”

  苏宗民摇头。没有谁找他问过,他也没有跟谁说过。

  女士忽然伸出手,在苏宗民的脑袋上摸了一下。

  “好孩子。”她很动感情“你要帮他。”

  她告诉苏宗民,她和沈达的父亲这些天很着急。他们对沈达寄托很大希望,盼望他能够成才、不辱门风,没想到出了这种事。他们并不反对沈达女朋友、谈恋爱,只是要他慎重,找合适的,不要一时冲动,造成麻烦,影响前途。阶梯教室这件事很不好,卖罩的女孩还找上他们家,要死要活,非赖着沈达不可,他们非常担心,正在想办法摆平事情。苏宗民跟沈达是老同学,一定要帮助他,那件事情千万不要到外边去说。

  苏宗民还是那句话:没有谁找他问过,他也不会去跟谁说。

  谈了一个多小时,轿车把苏宗民送回了学校。在苏宗民与沈达母亲会谈期间,校办那位年轻干事一直坚守在车上,直到陪同苏宗民回校才算差完事。

  王阿姨给苏宗民送了一盒礼品,包装很精致,是苏宗民家乡的一种土特产,用花生米和糖制作,称为“连山贡糖”苏宗民回校后立刻把礼品盒拆了,里边的贡糖一人一把,同宿舍舍友人人有份。

  事后波澜不起,阶梯教室风波的影响渐渐平息,沈达一如既往地在同学里当老大,同时不断地更换女友,卖罩的女孩却再也没有进校吃醋。苏宗民不知道沈达及其父母是怎么摆平那事的,自始至终,没有人找苏宗民询问过当晚情况,苏宗民也如其承诺,从不提起。说到底这事情与他无关,苏宗民从不多管闲事。

  很久以后,沈达才问苏宗民:“我妈真去找过你?”

  苏宗民点头。

  “她也真是的,没水平。”沈达批评“怎么没听你说一声?”

  “为什么要跟你说?”

  沈达一时语,末了发笑,说苏宗民这家伙平时话不多,好不容易出口一句,每个字都像炮弹一样。

  “有人说你就像木头,他们哪里知道你本来是另一个样子。”沈达感叹“当年就是个小炮弹,溜旱冰像条泥鳅,又活又滑,三个人都抓不住。”

  2

  沈达是在旱冰场上认识苏宗民的。

  那年他们读初中二年级,同级,不是一个班。有个星期天沈达到市青少年宫玩,股后边跟着一群男孩女孩。他们赶了个早,青少年宫才开门,但是还有人比他们更早,就是苏宗民,他已经在旱冰场里转圈了。有个男孩指着苏宗民对沈达说,看,就是那个新来的连山仔。

  连山仔是蔑称,在他们地区泛指南边靠山几县的人。那边有座大山叫连山,山里山外,几个县的人讲话口音比较特别,舌漏风,笑柄很多。例如他们“早少”不分,管“早”叫“嫂嫂”地区首府的小孩都喜欢拿他们取笑。苏宗民是学期初从县里转学到地区的,一口连山腔,连山仔气味特重,最好取笑。

  沈达是头,老大。他站在旱冰场边,眯着眼睛看。场里的苏宗民自顾自溜旱冰,全然不把沈达这些人当回事,头都不抬一下。苏宗民看上去个头不大,身子却灵活,旱冰滑得溜,在旱冰场上转着圈,似乎像在展示技巧,让沈达看了十分不

  “你们,喂,过去逮他。”

  沈达发布命令,让身边几个跟虫下场,去把苏宗民逮过来说话,看这个连山仔怎么“嫂嫂”当时立刻有三个男孩应声而上,踩着旱冰鞋下场兜捕苏宗民。沈达也换了旱冰鞋,但是他不过去捉人,只在一旁滑来溜去,哈哈大笑,发号施令。

  “大往右边,小六,从旁边上。”

  苏宗民是小个儿,很灵活,看来也很硬,不是个好欺负的。碰到强手了,对方人多势众,聪明点的都服服帖帖,乖乖就范。反正是小孩闹着玩“嫂嫂嫂嫂”让人家取笑几句算了。这小子不干,他躲闪,穿梭于三个“捕快”的空隙中。苏宗民旱冰滑得好,身轻如燕,判断还特别准,有几回眼看被逮住了,他脚尖一点就一闪溜开。几个小孩追来赶去,场面好玩,大家看得饶有兴致,女孩尖叫不止,有如欣赏花样滑冰表演。沈达一看总没得手,有些生气了。

  “大你笨啊。”他呵斥“狗熊!”

  却没想苏宗民突然出三个“捕快”的包围圈,一个冲刺朝沈达扑了过来。显然他看准沈达是头,只管当头一击。沈达看着他朝自己冲来,丝毫没有防备,因为从来没有人敢跟他玩这个,特别是他带着一群跟班,有壮如狗熊的大,有细如竹竿的小六,还有其他男女,对方瘦瘦小小只一个说话漏风的连山仔,哪里可以匹敌。所以沈达没把苏宗民当回事,叉着手站在旱冰场一角,看他想怎么玩。没料到今天这个小个子连山仔特别不服输,居然是个敢拼命的家伙,一点没有顾及实力悬殊,硬碰硬直冲上来。猝不及防间,沈达被苏宗民全力撞击,他的膝盖跟对方膝盖猛烈碰撞,咔嚓一下,两男孩同时发出痛叫,一起摔倒在旱冰场。

  场上大人小孩全都呆了,一时瞠目结舌。没等大家有所反应,沈达从地上爬起来,二话不说,用力一拳打在苏宗民脸上。苏宗民迅速报以一腿,把沈达再次踢倒。沈达摔下地前一把拽住对方的手臂,把苏宗民也拉倒在地,两个人扭在一起,拳打脚踢,滚成了一团。

  这时管理人员跑出来了,他们大声吆喝控制局面,赶下场把两个打斗不休的中学生拉开。两男孩骂骂咧咧,尖声叫唤,头上身上都有伤,彼此血满面。

  管理人员报了案。几分钟后警察赶到了,是附近派出所的民警,他们用一辆警车把肇事小孩直接拉到医院,在医院做完检查处理后,他们又把沈达直接送回家去。

  他们已经知道这男孩是沈老大,他的父亲就是沈青川。

  那时沈达的父亲还没当专员,是地委的副书记,本地区一大重要领导,老百姓不一定认识,警察们却都知道,因为该副书记分管政法,公安部门在他领导之下。沈副书记的大儿子沈达还是个初中生、大男孩、未成年,于公共场所跟另一男孩斗殴,当场负伤,幸好旱冰场管理人员及时制止,双方均未遭重创,只是伤及皮。鉴于当天事件和两个当事男孩的具体情况,警察不准备以治安处罚条例严办,决定送回家去,双方家长自行处理。

  沈达的母亲看到儿子头上着绷带,脸上抹着红药水给送了回来,顿时火冒三丈,一张脸气歪了。

  “这是谁干的!”

  警察告诉她,具体情况他们还在了解,初步断定是小孩打架,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他们担心沈副书记夫妇不放心,所以先送医院检查处理,然后送回家。事情的来龙去脉,沈夫人可以直接向儿子问清楚。

  沈达的母亲正在气头上,不依不饶:“你们告诉我哪一个,是谁把孩子打成这样,我找他算账!”

  沈达那时不过十三四岁,居然已经很有主意。他当场劝告母亲,说自己没什么,破点皮点血而已,小事一桩,不要紧的。妈妈让警察叔叔走吧,回头他会跟爸爸说,感谢警察叔叔照顾。

  沈母还是不松口,让警察不要走,她要先打个电话。

  她进卧室打电话,找的是公安局长,警察的上司。电话接上了,对方还没回应之际,沈达赶进房间,按住了电话键,再次请求母亲。

  “妈,你要是非打电话,先找爸爸吧。”沈达说。

  沈母这才冷静下来,听儿子的,给丈夫先去了电话。

  当天是休息,沈青川有事去了办公室。接到子电话,听罢情况,他只说了一句:“等我回去。”

  十几分钟后沈青川赶回家中,警察还没离开,沈青川跟他们握手、感谢,让子给他们上茶,要沈达给他们点烟,然后送客,什么都没问。

  “沈书记有什么指示?”临走时警察请示。

  沈青川说:“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扩大。”

  警察走后,沈青川即拉下脸,追问儿子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搞成这样?

  沈达满不在乎:“没事,我自己能处理。”

  “还没事!警察都惊动了!”沈母在一旁叫。

  沈达说是旱冰场管理员大惊小怪,这种事情算什么呀。

  沈母即向丈夫告状,问他知道是谁把儿子打成这样吗?沈青川说不都是些小孩吗?沈母告诉他,小孩是个小孩,那个小孩跟其他小孩不一样。

  “是苏世强的儿子。”她说。

  沈青川回家前,沈达的母亲已经审过了该案。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她重点追查肇事者是哪个小孩。沈达称自己只知道对方是个连山仔,其他的不清楚。沈母看出儿子是故意不说,这小子死活不想让父母管他的事,因为有失孩子头尊严。沈母可不管什么孩子头孩子脑,只要那个肇事者。自己儿子不说,她找别人儿子。她知道儿子的几个铁杆跟班,今天一定有人跟沈达一块出动,他们一定知道究竟。她打了几个电话,末了从大那里搞清楚了,原来肇事者是沈达他们学校初二年级隔壁班的学生,年初才从连山那边转学过来,他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这个难不倒沈夫人,她请警察帮助。警察把两个打架男孩带到派出所,肯定留有相应记录,这些记录不便对外提供,至少可以讲一讲名字。警察果然提供了情况,肇事小孩叫苏宗民,也不是一般家庭孩子,父亲好像是哪个部门的领导。沈达的母亲当即打电话到学校,找了一位副校长,请对方帮助了解初二年级学生苏宗民家里的情况。对方很当回事,迅速落实,不一会儿后就回了电话:苏宗民的父亲苏世强,原连山县县长,现任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沈青川回到家中,沈夫人对案件的审理已经告一段落,情况基本明朗,有如沈达头上的绷带,以及满脸的红药水。沈达母亲还扳起儿子的下巴,让沈青川检查儿子的鼻子眼,那鼻子眼里着一团棉花球,是打架打出了一腔鼻血。

  做妈妈的气得浑身发抖,对丈夫说:“是故意的!可恶!”

  沈达不解:“故意什么呀?”

  父亲摆手,让沈达母亲不必多说。

  “你自己说,怎么回事?”沈青川问儿子。

  沈达不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家长介入。

  “你怎么处理?再打?打到监狱去?”父亲问。

  “那也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们管。”

  “你小子反了!”

  沈达母亲不像沈青川,她护儿子,一味火力向外。当时她去拿电话,说要找苏世强,请苏局长来看一下沈达的伤情,看看他们家姓苏的小子都干了些什么。沈青川当下恼了,当着儿子的面呵斥老婆:“打什么电话,给我放下!”

  沈达母亲只得放下电话。

  “不打也行。”她还是不依不饶“我带沈达去,让他看看,要他一个说法。”

  儿子当即求情:“妈,你饶了我吧。”

  饶什么呢?别这么管他的事,别让他丢脸,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母亲这才作罢,气呼呼进了厨房。沈达怕父亲接着追问,赶紧跟着起身,走进自己房间,把门关了起来。

  事情就这么完了吗?当然不是。

  当天晚上,苏宗民由其父母带着,上门来到沈达家。不是前来抗议示威追究元凶或者讨个说法,他们带了大袋水果,还有雀巢咖啡什么的,是来慰问伤员沈达,同时表示一家人的歉意。

  那时苏宗民的模样绝不逊于沈达,前额下巴到处贴着橡皮膏涂着红药水,膝盖上还有一条伤口,了五针。当天旱冰场的战斗情况,沈达的父母不甚清楚,沈达绝口不对父母提及,自己心里却非常有数,要是正儿八经追究肇事者,首推沈达自己。事情是沈达这方挑起的,人家苏宗民一个人在旱冰场兜圈,自己玩自己的,没招谁惹谁,是沈达藐视连山仔,要人家“嫂嫂”以示羞辱,这才挑起打斗。所以要论道歉,该是沈达上门向人家道歉才对,但是对方却主动、首先上门来了。苏宗民在理,他没必要向父母隐瞒事情起因,所以他父母是知道情况的,清楚他们的连山仔没有错,属被动自卫一方,但是他们却要前来表示歉意,为什么呢?

  沈达明白,这是因为父亲沈青川。苏宗民被警察送回家后,他父母一定也跟沈达父母一样使劲追查过打架对方是谁,然后就发现肇事小孩原来是谁谁的儿子,于是两个小孩的打斗就不再是两个小孩之间的事情了。两家人都不是什么市井小户,沈达的父亲是地委副书记,官大,苏宗民的父亲当过县长,刚调到地区工商局当局长,官小一点。苏局长这一方不知道对方是谁也就算了,一旦知道了情况,实不好要求沈副书记这一方上门道歉,也不好不吭不声装聋作哑,等着沈家有何表示,所以他们当晚全家出动,上门示意来了。

  这时沈达还明白了另一件事:连山仔苏宗民为什么那么硬,敢跟沈老大对打?与其家庭情况有关。他父亲本是县长,他在县里上学时,一定没谁敢欺负他。他们那地方从行将就木的老汉到刚学话的小儿一张嘴全都“嫂嫂嫂嫂”不分彼此,用不着互相取笑,县长的儿子当然更没有谁敢去招惹。苏宗民转学到地区才几个月,对这边的权力格局还缺乏了解,大家均未成年,大人的那些事似懂非懂。如果苏宗民在学校待了足够时间,知道沈达是个什么人,沈青川又是怎么回事,也许会自觉离得远点,或者靠近过来,那就不必如今天这样老拳相向,牛犊子般头撞脚踢。

  苏家三人上门道歉之时,恰好沈达父母和沈达本人都在,两个肇事男孩在父母监护下如此相见,表情不免尴尬,双方家长之间的气氛却显得亲切无比。

  沈青川说:“老苏你这是干什么?这么客气。”

  他说的是苏宗民母亲手里拎的慰问品。

  苏世强说明:“给孩子补点营养吧。我们家宗民不懂事,看把小沈伤成这样了。”

  沈青川则呵斥沈达:“你好凶啊,把人家小苏打成这样!”

  苏宗民的母亲说:“我们没教育好孩子,王大姐不要见怪。”

  沈达的母亲指着沈达说:“他爸爸没少骂他。”

  沈达发觉苏宗民跟他父亲苏世强长得特别像,都是小个子、方脸,五官比较紧凑,就是嘴形有点区别。苏宗民嘴角有点倔,这是随其母亲;苏世强则嘴角上弯,笑模笑样,透着一股精明。苏局长进了沈副书记家,一张脸就跟向葵似的,跟着沈达的父亲打转,说出话来非常得体,又道歉又感谢还加上拉扯,似乎两家人无比近乎。

  他打听沈达的出生年份,一听跟苏宗民是同一年,接着就问月份,一听沈达出生在五月,他就说苏宗民该管沈达叫哥哥,苏宗民比沈达小三个月。于是沈青川就这个话题告诫儿子,让他记住大的要爱护小的,不能欺负人家。苏世强跟着立刻吩咐,让苏宗民小的要听大的,今后必须服从领导,就像干部们服从沈副书记领导一样。

  沈青川说:“老苏开玩笑。”

  苏世强说:“是心里话。还要沈副书记多关心。”

  沈达苦着一张脸听家长训话,心里却在发笑,觉得大人们真是好玩。让他直想笑出来的还有苏宗民父母的口音,确实百分之百标准的“嫂嫂”难怪养了苏宗民这个小连山仔,一张嘴四面漏风。那时苏宗民头上脸上花花绿绿像个伤兵,模样非常滑稽,站在父母身旁一声不吭,显得无打采,不是旱冰场上穷追猛打那副小炮弹状态,但是偷偷的,他会把眼皮抬起来瞪沈达一眼,眼神里明摆的还有不服。

  三位客人在沈家坐了一个来小时,自始至终气氛融洽。大家喝茶、说话,除了儿子间的这场战斗,两个老爸还谈了些工作事项,由苏局长请求汇报,沈副书记指示代。两个老妈则交流家常,苏母问沈家老二、老三另两个儿子的情况,沈母则打听苏宗民妹妹怎样。她们还交流各自剪头发的地方,比较服装价格的高低。两家两个大男孩各自呆立于家长身后,没有说话,偶尔互相瞪上一眼。

  客人终于告辞,苏世强很能掌握时间,不显得太匆忙草率,也没有耽搁太久。离开前两位老爸亲切握手,两位老妈也很亲热,彼此你拉我扯。他们也吩咐两个肇事男孩握一握手,表示冰释前嫌。两人有些难为情,在双方父母监督下抓住对方手掌晃了晃,动作比较鲁。当晚的道歉外活动遂告结束。

  后来沈达对母亲说:“你们那天都怪怪的。”

  母亲问:“哪里怪?”

  沈达感觉老爸和老妈特别亲切,对方也一样,特别客气。客气亲切得过头了,那就不像是真的。

  “咱们家跟他们家没什么事吧?”沈达问。

  母亲这才告诉他,两家人之间还真是有些情况。

  原来沈达苏宗民相会于旱冰场,属第一次手;他们俩的父母却早就相识。沈青川早先在基层工作,跟苏世强曾经同事过两年,两人在同一个乡下人民公社里任职,沈青川是委书记,苏世强是他的副手,两人的子也因为丈夫是同事而彼此认识,有些走动。当年沈青川曾告诉子,对苏世强老婆可以客气一点,不要太密切。他对苏世强有看法,两人相处并不好。原因是他认为苏世强能力不差,人很精明,会办事;但是胆子也大,喜欢另搞一套,好自我表现,有时会来。沈青川曾经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县里主要领导,不知怎么让苏世强知道了,那以后苏世强就不让自己老婆再跟沈夫人来往,两家人各走各的。两家男主人共事时间不长,给调开了,后来各有升迁。沈青川上得快,到地区当了领导;苏世强则在老家当县长,彼此间除了工作关系,再没有其他联系。

  前不久,连山县那边发洪水,一座建设中的水库垮坝,冲了一个小村,倒了房,死了人,上级要求严查严处。地区派了调查组去,认定县里决策有误,应急处置不当,几个责任人被撤职,县长苏世强也被调离。事件的调查由沈青川牵头负责,处理意见也是他跟调查组一起研究提出,由地委决定的。苏世强有意见,找了省里、地区许多领导,也找了沈青川,最终还是给免了县长,调到工商局,那位子其实不错,他却不能接受,嘴上不说,心里不服。所以沈达的母亲一见儿子受伤,一听对方是苏世强的儿子,当即认定是故意的寻衅报复。丈夫沈青川认为两件事不一定有关系,沈达的母亲哪里肯听。

  “以后你少理这男孩。”她代沈达。

  沈达不发笑:“爸爸有代啊,我大的要爱护他小的。”

  “说当然得这么说。”母亲说“你也别去欺负他。”

  当时年纪还小,沈达对母亲谈的那些还弄不太明白,只知道他们两家人不是一伙的。后来年纪渐渐大了,留心听听,偶尔问问,逐渐就明白了。沈达心里有一点自始至终很清楚,就是他与苏宗民旱冰场上邂逅,当时彼此根本不认识,而且打斗属他挑起,所以不存在苏家人寻衅报复因素,母亲的怀疑是过虑了。

  整个中学期间,沈达跟苏宗民彼此再没有生事,也没有什么来往。沈达在学校里有一帮子人,呼风唤雨,股后边总跟着些男孩女孩。苏宗民也有他自己的朋友,其中好几个都是连山仔,所谓乌王八,各自成家,连山仔挤在一块讲话不必对口型,比较自在。两帮子人互相不搭界,远远见了彼此绕开,都不想找麻烦。沈达和苏宗民不是一个班的,各有活动范围,没有太多事情需要牵扯,所以还能相安无事。同在一所中学,一些情况免不了也会知道。例如苏宗民知道沈达体育好,喜欢踢足球,特别得女生宠。沈达则知道苏宗民成绩好,别看小子讲话舌漏风,人家倒会读书。

  沈达家里,餐桌上,一家人在一块时,父母有时会谈论一些时事,包括父亲的工作,身边的一些人。大人们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还不到有兴趣并能够理解大人间那些事情的时候,所以说起他们的事并不在乎家中还有几个耳朵。沈达对父母谈论的事情,例如某个地方减产了,某个人去世了之类确实毫无兴趣,但是偶尔也会有些东西让他听进耳朵里。

  有一回父母谈起了苏世强。

  “苏世强真的上了?”母亲问。

  父亲点头:“文件已经下了。”

  “这人可真有办法。”母亲显得不屑。

  “大楼盖得很风光,撑了门面。”父亲说“省里地区都有人对他欣赏。”

  “这种事他会做。”

  沈达的父亲评论,苏世强上来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稳一点、沉一点可能还好,一下子这么冒上去,没准会把一些麻烦搅出来,那就不好了。这个人很敢,胆子太大,有些事办得不地道,不少人对他有看法。

  沈达忍不住了句嘴:“是说苏宗民的老爸?”

  母亲点头,就是当年带着老婆孩子登门道歉的那个苏世强,地区工商局长,如今他升了,当了副专员,又成了沈达父亲沈青川的副手。

  父亲沈青山则把眼睛一瞪,代儿子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问,听了也不要往心里去,特别是不许到外头去说。

  沈达笑:“我要那么累吗?他连山仔关我啥事。”

  当时他不知道,他跟该连山仔后的纠葛,会是难以想象的漫长而丰富。

  3

  苏宗民上大学后已经不再那么“嫂嫂”这是说,他的连山口音已经没那么重了。所谓“离乡不离腔”口音对很多人而言属终生相随,几乎无法改变,苏宗民有些不同,他在家乡县城长大,天生一口“嫂嫂”嘴角四边漏风。他十二三岁随父母离开家乡,转学去了地区中学,地区那一带与苏宗民家乡连山县同一种方言,但是口音有别,人家嘴形比较完整,漏风较少。苏宗民当时年纪还不大,可塑强,包括嘴型和口音,都在尚能改造阶段,特别是地区学校里沈达一类当地学生头目有语言霸权倾向,对“嫂嫂”们比较歧视,总是要来嘲笑,连山仔们免不了痛定思痛,潜移默化,自觉不自觉地收敛嘴角风声,学人家沈达们说话,渐渐的口音就起了变化。苏宗民在地区首府从初中读到高中,然后上大学,这么多年过去,口音自当有所进步,进入大学校园后,已经没有谁注意他的口音与沈达有什么区别。能有如此长进,除了苏宗民的嘴型自觉不自觉向沈达靠拢外,也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大学位于省会,省城与他们家乡属不同方言区,彼此土话不通,互相听不懂,得用普通话沟通交流。所以在省城这边同学的感觉里,沈达和苏宗民来自同一个地区,说的是同一种方言,他们听不出两人口音各自特点,有什么不一样。

  却有一个人例外,就是袁佩琦。她对苏宗民说:“你不像沈达。”

  苏宗民纠正:“他不像我。”

  “还不是一回事?”

  “是也不是。”

  袁佩琦是女生,女生语言能力强,天生的。这个人还细心,她感觉到了苏宗民与沈达口音的不同。为什么现在感觉到了,以前却没感觉呢?因为以前她跟苏宗民几乎没有来往,现在则接触多了。

  那次苏宗民被送去会见沈母后,得到了一份奖赏,是一盒他家乡出产的“连山贡糖”苏宗民回校后拆了糖盒,给舍友们一人抓了一把,他还特意留了一点,用一个小塑料袋装上,隔天上课时送给袁佩琦,表示对她不辞劳苦、找他找得脖子酸的感谢。

  “昨晚白捡的。”他说明“大家有份。”

  袁佩琦吃了糖,很喜欢,说真甜,还有花生,好吃。

  几天后一个晚间,袁佩琦又跑到自习教室找人,这回脖子没再发酸,因为苏宗民待在上回那间教室,没有跑远。这回她找苏宗民,不是沈达母亲又来了,或者校领导还有事情,是袁佩琦自己的私事。

  “你给说说这个题目吧。”她把一本高数课本摊在苏宗民面前。

  “我行吗?”苏宗民问她。

  “你不行那谁还行。”

  高等数学这一科目让本专业女生很怵,因为有不少女生语言能力很强,感的东西容易接受,抽象思维能力却发育不足。他们读的电机专业属工科,数学是基础,高数成绩很重要,不拿下来不行,因此女生们很为它头痛。男生对付高数比较容易,苏宗民又比其他男生要强,数学从来都是他的强项。袁佩琦细心,她比较过班上的成绩数据,发现苏宗民高数成绩从没差过,却从不声张,让别人不太留意。现在她知道了,所以找他。

  苏宗民把课本摊开,给她讲了那个题目。她坐在课桌边听了直发呆。

  “没明白?”苏宗民问。

  她奇怪。怎么老师讲了半天没搞明白,苏宗民一说就清楚了?

  苏宗民说,老师那是教科书上的方式,他有自己的理解办法。

  袁佩琦很服气,以后一遇难题就找苏宗民。两人来往渐多,学习讲题之外,免不了也会谈些各自情况。苏宗民知道她是省城人,家住省立医院宿舍,父亲是医学院的教师,母亲是儿科医生,她本来也准备考医学院,跟父母走同一条路,不料高考没考好,进不了医学院,只好退而求之,进了本校。高考中她的失败就在数学,成绩很低,把她的医生梦葬送了。当时她曾经打算复读,但是一想起数学就害怕,知道自己过不了这一关,最终还是决定不再折腾,有什么书可读就读什么,听天由命。

  “要是早碰上你,说不定还有信心再拼一下数学。”她说。

  苏宗民说:“那样的话咱们更碰不上。”

  她问苏宗民怎么也会考到这里?以他的数学水平,怕是北大清华都上得了,难道他也偏科严重,语文很差,落下分了?苏宗民告诉她,那一年高考他不是偏科,是全面落败,包括数学,没有一门考好,勉强只上了线,让本校录取算是侥幸。要是没被录取,他也不可能去复读,再拼高考。他会去找工作,找不到就会自己去开个小店,鼓捣些电器什么的,他喜欢那个。

  “没想还能混到这里。”他说。

  苏宗民在大学里以“木头”著称,一向不爱说话,问他事情时,或者点点头,或者摇摇头,有时只是笑一笑,不置可否,实在必须开腔,也总是简明扼要,不多废话,无论跟熟悉同学在一起,还是面对陌生人,一概如此,很少例外。整个大学期间,他跟袁佩琦说的话最多,可能因为袁佩琦自己是个话匣子,性格比较开朗,没心没肺样子,叽叽喳喳说起来没完没了,什么事都拿来告诉你。她从小学起就当学生干部,知道怎么跟同学打交道,怎么跟人交谈,她跟什么样的人都有办法交流,一来二去说得高兴,如沈达所笑话,哑巴都能让她套出话来,别说苏宗民这种木头。

  有一回在学生食堂吃饭,袁佩琦跟苏宗民坐在一块,一边吃一边聊。沈达看见了,端着饭盆走过来,往对面一坐,跟他们凑一块。袁佩琦指着他们俩提出疑问,说他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怎么各自口音不同?沈达一听就笑,夸奖袁佩琦不光嘴巴厉害,能叫木头出声、哑巴说话,她的耳朵还特别刁,深究细微,发现差别,女生里独一份。

  “苏宗民你可惨。”沈达取笑“看你怎么‘嫂嫂’。”

  袁佩琦听不明白,问苏宗民“嫂嫂”什么典故,怎么回事?苏宗民告诉她,所谓“嫂嫂”就是早。他老家那里,孩子们管“做早”叫“做嫂嫂”每天上学,男孩女孩一起“做嫂嫂”袁佩琦一听,笑得把嘴里的饭都了出来。

  沈达也哈哈:“袁佩琦让木头砸昏了。”

  后来袁佩琦告诉苏宗民,沈达不是木头,讲话从不“嫂嫂”很多女生喜欢沈达说话那种样子,但是她不喜欢。

  “为什么?”苏宗民问。

  刘佳不是为沈达挨了打吗?袁佩琦喜欢留长头发,觉得好看。她可不想让谁揪着她的头发,把她拖倒在教室门外,让同学们围着看好玩。

  苏宗民不予评述。

  “男孩还是实在点好。”袁佩琦说“像你这样的。”

  苏宗民发笑,说看起来“嫂嫂”不是大毛病。

  她也笑:“我喜欢。”

  “你这是表白吗?”苏宗民问。

  她大笑:“原来你没那么闷,不是木头。”

  苏宗民说:“我是木头。”

  她声称自己早就打听过了,沈达很肯定,苏宗民本来不是木头,早先又滑又活,泥鳅一样四处窜,撞起人像个小炮弹似的。沈达还说苏宗民中学时成绩特别好,本来就是北大清华的料,可惜高考失败,这以后就变成木头了。

  “你别信。那家伙信口开河,没个准。”苏宗民说。

  “行啊,我信你。”

  袁佩琦询问苏宗民,他为什么高考失常?是不是一上场特别紧张?苏宗民摇头,说当时并不紧张。那么究竟为什么没考好?苏宗民说,因为那时他已经变成木头了。袁佩琦问他怎么会变成木头?他说是因为“嫂嫂”有一天做早时,不幸摔倒在地上。

  “瞎说。”

  “你就瞎听呗。”

  半真半假,真真假假,一起聊得很高兴。苏宗民跟袁佩琦处得愉快。

  袁佩琦的小收音机坏了,几天没听广播,她很郁闷,叽叽喳喳跟苏宗民诉说。苏宗民让她把机器拿来,用一把螺丝刀和电烙铁在宿舍里鼓捣半天,修好了。袁佩琦惊讶,问他怎么也会这个?他告诉她,自己原本兴趣在物理。高三那一年,人家读书备考,他却去玩这个,拜了个师傅,藏在一个电器修理铺琢磨各种家用电器。别说收音机,电视机那种大家伙他都玩过。

  “录音机呢?”

  “懂一点。”

  周末到了,一早,袁佩琦骑着辆自行车来到男生宿舍楼下,请同学上楼把苏宗民叫出来,让他跟她到校外走一趟,有事。

  “干吗呢?做嫂嫂?”苏宗民问。

  她笑,不做早,去看木头。

  苏宗民跟她走了,两人骑一辆车,由苏宗民带她。苏宗民是小个子,袁佩琦高挑,坐在自行车上才感觉比较般配。

  他们往市区走,也就二十来分钟的自行车车程,到地方了,是个宿舍楼区,里边的楼房新。袁佩琦告诉苏宗民,这是省立医院宿舍,她家在这里。

  “家里的录音机坏了,看你本事。”她说。

  “怎么不早说?”苏宗民不免发愣“得用工具呀。”

  她家里什么工具都有。她弟弟是电子,喜欢鼓捣,但是对付不了那个机器。那是正宗日本货,她父亲到日本做学术交流,从那边带回来的。

  已经走到楼下,只能硬着头皮上楼。苏宗民跟袁佩琦进了袁家门,她家里人都在,除她外还有三口,父亲母亲和弟弟,看起来袁佩琦往家里带同学是常事,没有谁大惊小怪。听说今天这个同学有点小本事,会修电器,袁父很高兴,让袁母为苏宗民沏茶、剥橘子款待。袁家房子很宽敞,家具全是新的,家境显然不错。袁父袁母,一个教授一个医生,两个都戴眼镜,看上去都很温和。

  苏宗民跟人家父母打过招呼,喝口水,开始干活。袁佩琦所谓的“录音机”其实就是盒式录放机,带收音功能,俗称“三用机”机器已经不新了。袁家果然什么工具都有,袁的弟弟折腾过那架机器,他把情况告诉苏宗民,怎么坏的,查过哪些地方,发现什么问题,一五一十说明。苏宗民点头,拿一只万用表测电路,还要了一只小耳机辅助检查,一边检查一边与袁佩琦的弟弟讨论,弄了一个来小时,用非常初级的电工器械,居然查出了机器的毛病:是一个电解电容被击穿了。袁弟领着苏宗民,骑上自行车到附近一家元件店买了配件,拿电烙铁换到电路板上,这就大功告成。

  袁佩琦很惊讶:“这木头厉害!”

  苏宗民得到犒劳,在袁家吃了顿中饭。袁家餐厅里摆着个电视机,这家人习惯看着电视吃饭,既不妨碍咀嚼,也不妨碍彼此交谈。袁佩琦的母亲一边给苏宗民夹菜,一边询问,打听苏宗民哪里学到的一手本事。苏宗民还是那个说法:高三那一年,人家准备高考,他拜了个师傅,藏在电器维修店里鼓捣。

  “怎么会呢?”袁父不解“你父亲不管你?”

  苏宗民说,他父亲一直很注意他学习情况,但是当时他父亲已经死了。坐在一旁的袁佩琦母亲立刻嘴问了一句:“你妈妈呢?”苏宗民告诉她,他母亲身体不好,那一年大半时间都在医院里。

  “哎呀,真是的。”女主人深表同情。

  他们还问苏宗民的父母是做什么的?父亲患重病吗?母亲现在情况怎么样?家里还有什么人?苏宗民告诉他们,他家人都生活在老家那座城市,父亲生前是公职人员,死于意外。母亲至今身体不好。他还有一个妹妹,在读中学。

  对方看出苏宗民不愿多说,他们也就不再多问。

  那时电视里正播新闻,有一则报道称某地一贪官受审,被判处死刑。

  午饭后,苏宗民告辞返校。袁佩琦说班上还有事,没在家多待,跟苏宗民一起,骑着那辆自行车回校。袁佩琦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东拉西扯,一路说个不停,苏宗民骑车带人,一路紧闭嘴巴,不吭不声。

  袁佩琦察觉他的沉默,问了一句:“怎么又变成木头了?”

  他闷声道:“没有。”

  “说点啥。”

  袁佩琦要苏宗民说话,苏宗民便找话说。他觉得有些奇怪:袁佩琦的父母、弟弟都戴眼镜,怎么袁佩琦不戴?

  “下车,下车。”袁佩琦喊。

  苏宗民不知道她忽然怎么了,赶紧刹车。袁佩琦从后座上跳下,绕到车头站在苏宗民面前,让他看她的眼睛,仔细瞧。苏宗民看了一眼,把眼睛转开,摇头。她让苏宗民再看,苏宗民笑,说袁佩琦两个大眼睛像两个照妖镜,真是不敢再看。

  “我戴隐形眼镜呢。”她说。

  “知道了,那东西看不见的。”

  他们骑上车子再走,气氛放松多了。袁佩琦在路上发笑,说她注意到苏宗民本来好好的,饭吃一半突然脸色一变,怪怪的。她觉得意外,看看电视,里边正在审判贪官,判处死刑。贪官该死,苏宗民紧张什么呢?

  苏宗民也笑,说跟电视没关系,他是想起了他父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

  袁佩琦有点好奇,打听苏宗民父亲说的是什么,一定是很特别的话,让苏宗民想起来表情怪怪的,那说的是啥呢?

  苏宗民称并不特别。父亲对儿子能说什么?“认真读书,不要早恋”等等。

  “瞎扯吧?”

  “瞎扯。”

  他们进了校门。

  回宿舍后,苏宗民往上一躺就不起来了,从下午直到第二天早晨。

  他想他的家人,想他父亲,翻来覆去。

  在他的大学同学里,只有沈达知道,无论怎么笑话苏宗民木头都行,却不要去提及他的父亲。袁佩琦一家并不知晓,虽然怪不得人家,却让苏宗民心情极其沉重。如他对袁佩琦家人所说,上大学之前,整个高三期间,他没在复习考,沉溺于鼓捣电器。为什么呢?那时他非常绝望,因为父亲。

  苏宗民的父亲在他读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时去世,所谓“死于意外”是一种委婉说法,准确表述应当是“跳楼自杀”他跳楼身亡的地点在市工商局新办公楼,从九层办公室坠下,死于楼后停车场的水泥地板上。

  当时苏宗民的父亲苏世强已经是地区行署副专员,接替他当工商局长的人选还未确定,所以还兼着局长的职务。他在行署办公大楼里有一间副专员办公室,工商局这边的局长办公室也还保留着,平时上班主要在行署那边,在工商局办公的时间比较少。那一天他决定跳楼,没有选择在行署办公大楼自己的最高职位处了断,选择了工商局这座大楼,显然因为这里让他一言难尽、无法割舍。

  当年,苏宗民的父亲在本地区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后来他借以消灭自己的工商局办公大楼。这座楼占地宽,楼层高,外观设计洋气,造型宏伟。楼里门厅宽阔,铺大理石地板,装吊灯,特别气派;各层办公室设计内嵌式文件柜,装修精致,为当时本城少见。特别让人眼亮的还有大楼装有电梯,安的是两台日本原装进口电梯,是当年本地最先使用的。种种景象,这座楼成为当年本城的一个标志建筑,被称为地方首府第一楼。

  当时有一个关于这座楼的笑话,说苏世强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中,叫苏宗民的那个天天坐在中学教室里读书,另一个儿子天天站在城东晒太阳,就是工商局的那座新办公大楼。形容苏世强把该楼当成自己的儿子一点都不过分。这座楼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基建资金是他几次三番到省里跑下来的,大楼用地是他千方百计从农民手中征下来的。大楼的设计和建成后的内部装修也都出自他的意思。在当时,这样一座办公大楼无疑过于显眼,比较超前,太过时尚,招惹许多目光,也引来许多非议。苏世强为人精明,明知有些风险,却还坚持要上,顶住很多压力,费了许多周折,终于把大楼盖了起来,让全城人为之眼睛一亮。那以后不久,他就获得提拔,从工商局长升成了副专员。

  这里有一个原因:当时地区一把手,地委书记是从省城派下来的,年纪比较轻,思想比较活,他对本地城市景观很不满意,认为应当大力改变。苏世强把工商局办公大楼搞成标志建筑是投其所好,也得到了他的支持。这座楼让苏世强大为长脸,变得非常引人注目,成为他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这一座楼的修建和职务的提升也把苏世强自己送上了绝路。如当年一些人所感慨,苏世强突然招惹了许多目光,众目睽睽,可能会把一些事情搅出来,不见得就好。对于苏世强建楼本就有许多不同看法,楼盖起来居然还成为他的一大政绩,让他拱上去了,不服的人因此更多。有人向上级反映,以这座楼局长办公室大如跳舞厅、建有洗手间和卧室酒柜、比得上五星级宾馆为据,指责苏世强的办公大楼太豪华,尽弃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有人则对建楼经费一加再加,最后结算比预算超出近一倍资金提出质疑,认为定有问题。由于各种反映又集中又强烈,上级派人进行调查,结果从大楼开支项目里发现漏,涉及款项巨大,直接牵涉到苏世强。居然还发现苏世强只用一句话就从工程部门直接提走大额现金,说回头会给个手续,却始终没有出相关票据。苏世强承认开支里确实有些非正常方面,但是这些钱他并没有装进自己包,去处都在上边。他这座楼项目比较大,有所超常,建楼过程中遇到不少周折,需要不断努力争取。他跑北京、上省城,找了各大部门相关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沟通,请他们大力支持帮助,其中一些关键人物不是请请客就能解决问题。初查人员要求苏世强提供具体情况,他又强调牵涉到的都是上边重要人物,不便公开。这么大的事情,哪可能用这么一句话搪。上级决定立案处置,对苏世强采取相应措施。却不想他听到风声,提前采取行动,从他亲手建起、视如亲生儿子、让他大长脸面又让他身败名裂的那座大楼上一跃而下,一了百了。

  苏世强的自杀无疑让若干人暗暗松了口气,受到最大冲击的则是他的家人。苏世强的子原本身体不好,丈夫一死她就垮了,心脏病发作,差点随夫而去。苏宗民本人当时只是高二学生,平时只顾自己读书,对大人那些事情还非常懵懂,不知究竟。父亲死后他整个儿变了,彻底崩溃,书根本读不下去,成绩直线下落。当年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冲击高考,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每考必排名。苏宗民一向都在年级十名之内,那时突然落到六七十名甚至百名之后,与一向不爱读书成绩非常一般的沈达之为伍,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清楚,那是因为他父亲,苏副专员跳楼自杀了。

  有两件事一直留在苏宗民的记忆里,都与父亲之死相关。

  他父亲在自杀前夜哪里都没去,整个晚上都待在家里,在书房的写字桌边看材料,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当晚苏宗民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做习题。快十二点了,他父亲忽然推开门走进他的房间,告诉苏宗民不早了,该休息了。苏宗民还沉在习题里,坐在椅子上没有站起身,只是转过头跟父亲敷衍几句。父亲也没多待,离开时说了句话,伸出手在苏宗民后脑勺上摸了一下。这个动作让苏宗民感觉异常,因为小时候父亲常摸他,待苏宗民长成大小伙子后,父子俩就不再用这种接触方式沟通交流,那晚上不知为什么,父亲又来了这么一下。

  第二天他跳楼了。他临死前夜的伸手一摸,从此烙在苏宗民的后脑勺上。原来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爱子的最后诀别,内涵无比丰富,怜惜、期待、担忧、愧疚、无奈,真是一言难尽。

  还有一件事让苏宗民难以忘却,涉及到沈达。时间在他父亲跳楼之前大约三天,地点在学校操场的篮球场边。

  那天下午,课外活动期间,苏宗民去图书馆,途经篮球场。时沈达与几个同级男生打半场,看到苏宗民走过,沈达忽然喊他,还把篮球往他这边扔过来,让他接住。

  “下来,玩两个。”沈达说。

  苏宗民把球扔还给沈达,说自己不会。

  他心里很诧异。几年前,他与沈达在旱冰场打过一架,而后被父母押着上门道歉,那以后彼此都在一个学校,彼此都留意对方,但是没有打过交道,几乎从没交谈过。

  沈达把球扔给身边一个同学,站在篮球场边跟苏宗民说了几句话。

  “你老爸管你学习吗?”他问苏宗民。

  苏宗民说:“有时会管。”

  “我老爸也管。”沈达说“我不听他的。”

  他告诉苏宗民,你老爸是你老爸,你是你,两回事的。苏宗民听了发愣,不知道怎么他忽然说起这个。

  “你记住了没有?”沈达还强调。

  苏宗民点头,表示已经记住了。

  三天后苏宗民的父亲死亡。经历过父亲死后的阵痛,苏宗民回想起篮球场边的那一次谈话,他明白了。沈达一定听到了些什么消息,可能是从家长嘴里听到的。沈达不是听过就算了,他没忘了旱冰场结下的冤家。

  隔年苏宗民参加高考,本来他已经心灰意冷,再没有读书的意愿,最终是为了母亲上的考场,考得不好理所当然。秋天到省城入学,他才忽然发现跟沈达搞到一块了:同校,同专业,同班同学。如果苏宗民的父亲没出事,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苏宗民一向成绩好,高出沈达几个档次,不说上清华,起码科大大那个去向。但是现在他跟沈达坐在一个教室里。他们学校是省属工科高校,录取分数比较低,那时微电子计算机等等专业开始热门,他们够不上,读的是电机,学输变电,拿漆包线绕变器。也巧,那一年录取在本专业的中学同校同学就他们俩。

  这时都已经过十八岁了,算成年人,早不是当年打架、道歉的光景。经历过家庭变故的苏宗民变得很沉默,看上去很木讷,不爱搭理人,成了“木头”沈达在大学里还跟在中学时一样当老大,麾下男男女女,自称“魅力四”却从没试过要把苏宗民收为小兄弟,一直都平等相待,决不小看。苏宗民则跟他始终保持一点距离,不远不近。班上同学对此并不感觉奇怪,因为苏宗民跟谁都保持距离,相比起来,他与沈达还有说有笑,比别人好多了。例如他跟沈达开玩笑,说人家不是“魅力四”是“精力四”让沈达大笑,认为这木头原来又又损。苏宗民离乡久,口音有变,普通话略有长进,已经不太“嫂嫂”省城一带人不知道什么连山仔,在他们听来,苏宗民沈达讲的话口音差不多,因此他们俩老乡俩同学哥俩关系比别人近点,很正常,不需要其他理由。

  上大学后,由于环境改变,时迁移,苏宗民的丧父之痛慢慢消退,状态慢慢调整,他在大学里学习很努力,成绩很突出,只是从不谈及自己家人情况,很不愿别人打听家事。沈达对苏宗民家的事情一清二楚,大学四年里,班上学校里没有谁传说过苏宗民的光荣家史,都知道他父亲已经过世,没人议及其死因和曾经有过的显赫,可见沈达为苏宗民嘴封得极紧。这不容易。沈达这种人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当回事,高兴了什么都敢拿来说,而且是老大,他怕你什么?但是人家不说,着意顾及你的面子,保护你的隐私和情感。因此苏宗民不能不在心里感激他。

  4

  四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

  毕业前夕,沈达于一个周末下午被押解回乡。

  所谓“押解回乡”是沈达自嘲,事实上是人家把他从学校提走,用的是一辆高级轿车,一路小心打点、客客气气。

  有一位地区行署的副秘书长到省委校学习,行署办公室派车把该领导送到省城,秘书长到校报到后,亲自带车到了沈达他们学校,找到了沈达。那一天是星期六,学校不上课,事实上即使不是星期六,沈达他们也已经无课可上,因为毕业班的课早在一个多月前已经全部完成,考试也都结束,学生们做各种毕业准备,包括联系工作。沈达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急着考虑这里考虑那里,他一天到晚待在学校里,优哉游哉,依然股后边跟着若干男孩女孩,该干吗干吗,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那天沈达留在宿舍里,等候来人。他已经提前得到通知,知道父亲沈青川让副秘书长到学校来找他,有事。沈达跟来的人很,这人原是沈青川的秘书,跟随沈青川多年,当了副秘书长后依然是沈专员身边的主要工作人员。

  副秘书长给沈达看了其父沈青川的一个批示,批示写在一份便笺上,便笺是该副秘书长手写的一纸请示,主要内容是报告自己明天一早到省城学习,问沈专员有什么代?沈青川批了两行字,让这位副秘书长到省城后去学校找一下沈达,安排沈达回家一趟。送副秘书长到省里的车当天就要返回地区,正好可以让沈达搭便车回去。

  沈达吃了一惊:“家里打电话只说你来,没说让我回去呀。”

  对方笑笑:“你父亲你知道。”

  沈达推托,说自己当晚与同学还有一个聚会,他是牵头人,这个时候哪里可以跑?

  副秘书长说:“这回恐怕你得听你父亲的,其他事先放一放吧。”

  沈达笑了:“我父亲这不是太霸道了?”

  那人也笑:“你让我完不成任务,我怎么跟你父亲代?”

  沈达问:“怎么这种事还写上字据了?”

  原来这位副秘书长到省委校学习是沈青川安排的,这人细心,走之前考虑应当跟领导说一声,问问有什么代比较好。那几天领导事情多,沈青川一直在地委会议室那边开会,副秘书长打算口头报告一下,总见不着人,就临时抓了张便笺,写了几个字,交给会议室给领导倒茶水的工作人员递送沈青川。沈青川看了条子后,顺手批了儿子这件事。有领导手谕,他当然不能马虎,务必亲自落实。

  当时车就在楼下等着,来人手里拿着父亲手谕,如此突然袭击,真让沈达猝不及防。这种情况下实无法拧着不走,沈达无可奈何,被进轿车,押解上路。

  沈达父亲如此行事也属无奈,接连几个星期天,他和沈达的母亲都给沈达捎口信,让他回家一趟,有事情商量。沈达一推再推,总说这个事那里忙,就是不往家里走。因此他父亲批示部下采取行动,也不能说有多霸道。

  沈达心里有点数,知道是什么事情让父母非把他弄回去不可。这件事涉及男女,是为沈达找对象。时沈达不过二十多点,远非大龄青年,找老婆成家这种事尚属不急,但是沈达的母亲很着急,总是心不尽。沈达的母亲并不是担心儿子再拖下去要当老光,是担心不弄个箍子把儿子箍住,他会再闹出些事来。

  沈达母亲为沈达看中了一个女孩,该女姓李,出自本地区一位中层官员家庭,两家人属门当户对。女孩比沈达小一岁,因为读的是大专,已经毕业安排了工作,在地区法院当书记员,人长得很清秀,子温和,很得沈达母亲心;沈父对女孩的家庭也表示认可,对方更是愿意与沈专员家结亲,对这门亲事非常热心。沈达大四这年暑假回家,双方家长对他实施突然袭击,女孩的母亲带着女孩到家里串门,那其实就是相亲。那天上午沈达在家里睡懒觉,母亲把他弄起来,给他套件T恤让他出门见客,一看外头笑盈盈一张粉脸加一张脸,他明白了,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他让母亲不要瞎心,眼下还早,还没到找老婆的时候。

  “可以先当女朋友。”母亲强调。

  沈达说他不缺女朋友。

  “你那些都是什么啊!”母亲斥责。

  沈达笑:“管他人模狗样,我喜欢。”

  他对母亲拉扯的这个女孩没感觉。女孩看起来不错,如果是沈达自己碰上,没准会有感觉,一扯上父母就不对了,沈达避之唯恐不及。暑假里他天天跑得没个影子,这里走那里玩,没再跟女孩见面,只说自己要考虑考虑。回校后母亲隔三岔五跟他通电话,问他考虑得怎么样了?得给人家女方一个回话。沈达让母亲不要再问,干脆回绝算了。母亲很生气,骂儿子不懂事。事情僵着,没有进展,直到现在被父亲一纸批示押解回家。

  他对母亲发牢:“为什么非把那女的安排给我?”

  他父亲脸一板说:“我们跟你谈正经事。”

  原来不止是给沈达安排女朋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沈达的毕业安排。沈达的父母要沈达毕业后回家工作,有几个方向可以考虑:进机关综合部门可以,选专业对口的也行。关键是他自己怎么打算,今后想干什么。

  沈达明白,这事情好像跟女朋友无关,其实是一回事,至少彼此相关。

  沈达告诉父亲,如果要找专业对口部门,他应当到哪个变电站,从技术员干起,但是他没兴趣。四年大学里,学校食堂的饭吃了不少,专业学得不怎么样,成绩不好,不是太忙了,也不是太懒,是他不想学那个,因为不想干那个,没意思。他觉得干什么有意思呢?家里现成一个榜样,就是爸爸。他认为爸爸这种行当不错,他愿意。他这种人比较适合当头、当领导,不是去当技术员让别人使唤。爸爸当大官,儿子接着干,子承父业,多好。

  父亲批评:“咱们家还成当官专业户了?”

  沈达发表歪论,说他发觉性格可以遗传,职业也可以。如果父亲是捡破烂的,儿子对废报纸烂鞋底一定比别人有感觉,因为家里尽是那个东西,子承父业最有基础。当官也一样,父亲是个大官,儿子耳濡目染,知道的比别人多,上手比别人快,位子上一坐,不用别人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早就会了,最适合接着干。子承父业,起步时父亲可以罩着,扶上马送一程,以后还有父亲的人脉、关系可以相助,这都是别人比不了的。所以有那么多当官专业户不奇怪,遗传嘛,代代相传,传子传孙。

  “这东西民间没有,只归官家。”沈达笑称。

  父亲批评沈达是歪论,官员的孩子从政是有一些,也不是个个都行。

  “这就看遗传强不强。”沈达笑“爸妈要是没把我遗传好,我就去捡破烂。”

  沈达母亲在一旁听了,烦,让父子俩不要讲空的,赶紧商量:毕业回来后去哪里,干什么?得定下来。沈青川虽然是个专员,给儿子安排个工作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也得提前打个招呼,人家部门也得过一过程序。

  “你爸爸也不是一下子就当领导。”母亲说“总要从一般干部干起来。”

  沈达承认,他当然也得一步步走,但是起点要高,起点低了有问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步步向上,走到别人的起点那里,人家早在前边了。这些话他听老爸说过。

  “你到底怎么想。”父亲追问。

  沈达这才把底牌亮出来。原来他绕了半天圈子,什么私家相承官方遗传,起点要高步步向上,其目的只在一个:他不想回家乡与父母团聚,要设法留在省直单位。

  “这不行!”母亲当即反对“怎么老是放不下!”

  她一定又想起了卖罩的女孩。

  沈达坚持。回家当然顺当,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人家会说他没本事,只靠家中老爹,所以要在省里自己打天下。上边的大机关职级高,同样的努力,比下边上得快。这些话也不是他发明的,从小就听父亲跟别人聊过。

  父亲有点意外:“你记住的还不少嘛。”

  沈达笑:“遗传嘛,民间没有,官家才有。”

  母亲反对:“你留在省里,李家那边怎么办?”

  沈达强调,姓李的女孩是母亲要的,不是他。

  “不要她要谁?卖什么的?”母亲生气。

  父亲拍了板,做了两项批示。工作问题,儿子的意愿可以考虑。留在省里不妨碍在家乡找对象,儿子必须按母亲要求跟李姑娘再接触。

  就这么定了。

  沈达父亲给省电力局局长打了个电话,该局长是沈青川的老朋友,他毫无二话,一口应承,把沈达接收下来,承诺安排在局本部,留在他身边工作。沈青川曾打算让儿子往省政府的大综合部门去,考虑到人家要收优秀毕业生,儿子在校学习成绩很一般,校内校外名声不小,却不是以优秀著称,一下子进那些大部门,恐怕并不好。电力局属专业对口,安排到那里比较顺当。

  沈达没意见,留在省城就行,去哪里他不计较。

  他对苏宗民说:“别让我回去送死就行。”

  他跟苏宗民开玩笑似的,谈起他被押解回家,跟父亲舌战的故事。沈达称自己所谓官家遗传起点要高那一套全是瞎扯,他只是为了有个充足理由,能够不回家去。家里给他的李姓女孩并不是老虎,真老虎是自家那两位,老爹和老娘,留在他们身边还了得,非让他们管死不可。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让父母掐着脖颈像鸭子一样拎着,一天到晚聆听教导,什么都不能出格,不小心打场小架就得往鼻子眼里棉球,指着低头道歉。这有趣吗?所以他死活不回去。

  “你有没有兴趣?”沈达突然问苏宗民“我是说。咱们待一块。”

  苏宗民不觉一愣:“去哪?省电力局?”

  沈达说不错,他可以帮助苏宗民活动。上层机关机会多,好好干上几年也轮咱们了,到时候沈处长苏局长什么的,咱们也试试。

  苏宗民不发呆,好一会儿,他摇头,嘿嘿笑:“沈达你干什么?害我啊?”

  那时候他们在校外一家小店喝啤酒,是个晚间,沈达约的苏宗民。苏宗民焦头烂额,正当走投无路。

  苏宗民在大学里学习很努力,成绩很突出,毕业后考研读研应当比较顺畅,但是他没走那条路,决意回乡工作。其时大学生找工作相对还容易,特别是学业优等生,苏宗民却遭遇困境。他们专业往电力系统分的多,他想在家乡电业部门找个职位,却不行,这一行热门,没有很硬的关系进不了。苏宗民的父亲当县长、局长、副专员时,手中握有权力,家里人来人往高朋满座,他要是还活着,不出事,儿子想去哪里都可以,不会有太大困难。待到把楼一跳,成为一盒骨灰,还是本地一桩著名未了腐败案的首要嫌犯,这就是另一个情况,家中早就门可罗雀,苏宗民能够求谁帮忙?进热门单位一般人想帮还帮不了,非得很有分量的人出来说话才行,苏宗民哪里找去?他再三碰壁,差不多已经心灰意冷。

  这时候沈达约他喝啤酒,表示关切。沈老大酒杯一端,张口批评,说苏宗民怎么搞的,上了四年大学,还要回家乡那个小地方干吗?

  苏宗民笑,问沈达他不回去上哪儿好?到北京啊?进国务院?

  沈达大笑,表扬苏宗民个子不大,野心不小。

  苏宗民拿自己打趣,其实心情特别不好。可能也因为啤酒的作用,那天他的话比平常多。他说,原本确实是想留下来考研。拿一个硕士博士再说。可是看看不行。母亲身体不好,长年病在家里。工资都给扣了,只能拿个百分之几十。他是长子,下边还有个上高中的妹妹,眼下家境困窘。他还是出来工作,挣钱养家尽点孝道比较合适。

  “我父亲的事你全知道。”他发牢“说他几万几十万什么的。哪要那么多?有十分之一就足够我们活了。可上哪找去?”

  沈达劝告苏宗民,苏宗民父亲如何,他不知道,只知道苏宗民不该回去。苏父那件事对苏宗民不利,至少会是他人的一个话柄,让人在后边指指戳戳,成为苏宗民今后的一个阴影,为什么要去自投罗网?苏宗民称他没有办法,母亲需要照料,妹妹需要帮助,他当长子大哥的能跑多远?沈达让他别装得这么可怜。苏宗民当年穿双旱冰鞋,能溜多远是多远,那时候谁捉得住他。

  “现在是现在啊。”苏宗民感叹。

  沈达提议,让苏宗民设法进省电力局,跟他一块,他来帮助想办法。走投无路之际,沈达的提议就像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太人了。但是苏宗民愣了半天,却嘿嘿一笑,问沈达是不是要害他?为什么呢?苏宗民说,对一个饿坏了的人,别一下子给他一碗肥,受不了的,准得撑死。现在他苏宗民不敢心存奢望,不要拿肥他,有点米汤就行,最多一碗稀饭。

  沈达说:“不对,这不是你。”

  苏宗民也不知道怎么才是他自己。以前他不太懂事,父亲死后才算长大,现在这种情况,沈达能想到他,这么慷慨相助,他心里特别温暖。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跟沈达不一样。省电力局那种地方他不敢想,人家也不会要。即使沈达动用天大的关系帮他,人家勉强答应,他还是不能去。

  “怪了。”沈达说“怎么怕成这样?”

  苏宗民说沈达了解他,不是因为害怕。除了家里困难需要他回乡,还有一个原因,让他绝对不能去大机关:他父亲是那种情况,而且生前早有代,所以不能去。

  沈达难以置信:“你父亲代什么了?‘别到省电力局’?”

  苏宗民解释,他父亲当然不是这么说,但是有这意思。

  沈达说:“你他妈放。”

  苏宗民说:“真是这样。”

  他不肯细说,沈达不再追问,但是很生气。沈达说,苏宗民脑子里肯定有一筋给扭背了,他父亲出事把他毁了。其实又怎么了?别说老爹生前代那种唐朝故事,即使他老人家如今还能天天给苏宗民托梦,苏宗民为什么非得听他,不能听自己的?

  苏宗民还那样,嘿嘿笑,对不起,再三感谢。

  “妈的,你小子就这股劲让我喜欢。”沈达感叹。

  这时候沈达才告诉苏宗民,他约苏宗民喝啤酒,提议帮他,除了彼此老乡老同学,小时候打过一架,互相道过歉,老爹老娘间有些瓜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有一个漂亮女孩求他帮苏宗民一把,眼泪都掉下来了。

  “人家袁佩琦真心实意。”他说“你小子不像话。”

  苏宗民苦笑,说他已经不再跟袁佩琦来往,不怪袁佩琦,是他自己的问题。袁佩琦人好,家境不错,好人家的女孩,他发觉自己够不上。与其今后大家罢不能,不如在还没开始时就及时了断,免得今后彼此痛苦。

  “你以为你是什么?她是好人家的孩子,你是坏人家的?”

  苏宗民笑:“你说不是吗?”

  沈达摇头,认为苏宗民真有问题。再怎么说,他老爸是他老爸,他是他。

  “不是有‘官家遗传’吗?你自己的理论。”苏宗民说。

  沈达让苏宗民不要钻牛角尖,遗传是遗传,自己是自己。

  苏宗民表示感谢,他一直记着当年,他父亲出事之前,他跟沈达在学校篮球场边聊过几句,当时沈达就是这么说的:你老爸是你老爸,你是你。事后想来,虽然早是冤家,沈达对他还是真够意思。

  沈达告诉苏宗民,当时他在饭桌上听父母谈起上边正在查一个案子,提到苏世强恐怕过不了这一关。他知道说的是苏宗民的父亲,忍不住偷听,可惜父亲只提个头,没跟母亲说具体的,没能足他的好奇心。第二天鬼使神差,在学校里看到苏宗民,忽然间他感觉有些同情,毕竟打过一架,彼此拉过手,不是陌生人,所以忍不住跟苏宗民说上两句,充个老大。没想到苏宗民记住了。

  “但是你没说对。”苏宗民道“我不只是我,还是我老爸的儿子,永远都是。”

  “你就是这脑筋坏了。”

  沈达再三劝告,让苏宗民听他的。留在省城,可以摆往昔的阴影,也可以跟袁佩琦好。袁佩琦这女孩不错,还在读大一时,沈达一眼就看上了,曾经约她出去玩,打算染指,人家嘻嘻哈哈,一转身就不见了。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显然她不喜欢帅哥老大,偏喜欢苏家木头。

  “你们有缘,不要轻易放弃。”沈达劝告。

  苏宗民对沈达说,袁佩琦确实不错,是他自己不好。母亲和妹妹在老家那边,他不能放下,袁佩琦是省城人,不可能跟他到下边去吃苦受罪,所以毕业后注定要分开,两人走不到一起。他还觉得自己无法面对袁佩琦的父母,他们问起他父亲的情况,他实在说不出口。既然这样,只好算了。

  “没治!”沈达骂他“你口口声声要回去,回得了吗?咱们老家哪个单位要你了?”

  苏宗民苦笑:“没人要也得回去,总得给分配个事做吧?不行就去捡破烂。”

  沈达清楚,苏宗民心里那个结子解不开,任谁都没有办法。沈达放弃了,不再拿大馅饼引苏宗民,但是他也没就此了事。他要了苏宗民一份简历,只说不管成不成他来试试。他找了他父亲,通过各种关系,帮助苏宗民往当地电力系统去。半个月后他告诉苏宗民可能有戏,但是去向不太理想。他曾努力想让苏宗民留在市区,人家说不好办,当地一个规矩,新来的大学生一定得下基层,目前需要人的只一个地方,在苏宗民老家一带,连山水电厂,那是一个在建中的中型梯级电站,厂址在大山沟里,环境比较艰苦。

  “你还可以再做选择。”沈达说“咱们一起留在省城,还是回你那山沟。”

  苏宗民连声道谢。他当然是回家乡去,早些时候他谋求回乡时,已经表示愿意直下工地,没有问题,但是人家并不表态接收。要没有沈达帮助,哪有这个机会。沈达这般热心,雪中送炭,他会永记不忘。

  “那就‘嫂嫂’去吧,”沈达说“真是个连山仔。”

  他的失望溢于言表。

  他告诉苏宗民,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地人都还记得苏世强那起案子。一提起苏宗民,还有人问起那个事。沈达特地找了人,询问苏宗民父亲这起案子的结论,以便别人问起时有一个说法。人告诉他,苏世强的案子没有结论,人跳楼了,案子查不下去,挂了起来,不了了之。沈达还听到一个很特别的名词:苏世强跳楼身亡,丧事很不好处理,有关方面想来想去,想出四个字来说明他的死因,叫做“因故坠楼”

  “你老爸因故坠楼。”沈达说“你是什么?因故随坠?”

  苏宗民苦笑:“我是他儿子。”

  毕业后他们各奔东西。沈达去了省局,苏宗民回家乡,下了工地。  Www.HoUzIXs.COM 
上一章   两代官   下一章 ( → )
《两代官》是杨少衡的最新小说,猴子小说网提供两代官最新章节无错未删节版,猴子小说网第一时间为书友提供两代官最新章节,尽力最快速更新两代官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无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