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小说网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新章节无错未删节版
猴子小说网
猴子小说网 校园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推理小说 总裁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历史小说
小说排行榜 短篇文学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同人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免费的小说 慾火高升 女友纪实 恋颜美慾 肥熟岳母 痴汉客运 催眠老师 蚀骨销魂 夏日浪漫 小街舂色 爱的经历 热门小说 完结小说
猴子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作者:余耀华 书号:44630  时间:2017/12/6  字数:8831 
上一章   十 会写诗的不如会打仗的    下一章 ( → )
1、找茬儿

  赵匡胤虽然改封李煜为江南国主,但并没有改变灭南唐的决心,只是觉得以武力征伐耗资巨大,想用一种更省钱省力的办法来统一江南。经过深思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引君入瓮”的计谋。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传诏李煜进京。按他的计划,只要李煜一进京,那他就出不了汴梁城。

  李煜其实也不傻,明知这是一个陷阱,怎么会送上砧板呢?于是,他便上了一份奏章,推说自己身体不好,不宜远行,婉转地推掉了赵匡胤的传召。

  赵匡胤不甘心,又下了一道圣旨,说自己是真心诚意地请江南国主到京城来做客,共商国是。李煜继续以身体不好为由回奏,婉言推掉了赵匡胤的盛情邀请。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在赵匡胤与李煜之间展开,形成了一个不胜不败之局。由于朝廷连续出现了几件事情,才使这个僵局得以打破。

  开宝七年(974年)七月,朝中的事情办完了,征伐江南的准备也就绪了,缺少的是开战的一个借口。赵匡胤开始找茬儿了。他先派知制诰李穆到江南去请李煜,说朝廷有柴燎之礼,请他到京师助祭。李煜害怕去了就回不来,仍然推说自己有病,不能远行,没有接受邀请。赵匡胤见请不解决问题,便派合门使梁迥出使江南,这一次不是请,而是命令,即命令李煜来朝。

  李煜被急了,带着哭腔说,寡人一直恭恭敬敬地侍奉天朝,只想守住宗祀而已,上差为何要苦苦相呢?如果真的要寡人死,寡人就死在上差面前。说罢,竟然真的想撞墙,幸亏被群臣劝止了。

  纸竟然被捅破了,梁迥也就不转弯抹角了,冷冷地对李煜说,朝与不朝,叫他自己决定,凭江南这点兵力,想抗拒朝廷,那是螳臂当车,鸡蛋碰石头,给脸不要脸,到时别后悔。

  李煜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腐儒到了极点,也傻到了极点,刀已架上脖子,还看不清形势,也没有觉察到危险,仍然死守那种出是不出来、怕是不怕你的痞子战术,口气仍然不改。梁迥知道这个人不开窍,只好扫兴而归,将出使江南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赵匡胤作了汇报。

  赵匡胤听了梁迥的汇报,恼羞成怒地说,江南主屡请不至,显然是抗违朕命,朕出兵征伐,也就师出有名了。

  请客不到,就是抗命不遵,这也能作为出兵的借口,古往今来,赵匡胤恐怕是第一人。

  2、小人物解决大问题

  九月,赵匡胤命曹彬为统兵元帅,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出征江南。

  赵匡胤为众将送行时,郑重地叮嘱曹彬,说王全斌平定西蜀,残杀降卒,引发了川军兵变,教训深刻。这次出兵江南,一定要记住,不得暴掠生民,破城之后,要做好安民工作,不得滥杀无辜。李煜一门,不得加害,要给他们留条活路。接着,当众取下中佩剑授予曹彬,厉声说道:“自副将以下,如有不遵军令者,准你先斩后奏。”

  潘美等众将领闻听此言,一个个心惊胆战,相顾失

  赵匡胤刚送走出征的将士,有个江南人来献长江沿岸图和《平南策》,赵匡胤立即召见了这个人。

  这人名叫樊若水,江南池州人,是个落第秀才。由于科场屡次失意,便对江南那个皇帝,那个小朝廷,那个朝廷的科举制度失去了信心,有了改换门庭,投奔宋朝的想法。他看出大宋和南唐必有一战,南唐依仗的是长江天险。于是,他在最适宜于渡江的采石矶,佯装钓鱼,实地勘测,绘制了一份详细的长江地形图,当做换取富贵的敲门砖,跑到汴梁,当面向赵匡胤献上《平南策》,在长江上造浮桥渡江的计策。

  正是有了这个浮桥,才打了南唐一个出其不意,看来小人物照样能影响历史。

  赵匡胤看罢长江图,大喜道:“朕得到这份长江详图,似乎就看到敌俘站在面前了。”

  他当即任命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赶赴江陵的曹彬大营参战。再派人到荆、湖,根据樊若水的设计,赶造黄、黑龙船数千艘,以备征南之用。

  十月下旬,宋军沿江东下,水陆并进。曹彬率领水兵,乘数千艘大舰船和黄龙船、黑龙船,载运着大批楠竹、绳索,由江陵出发,沿长江北岸顺而下。潘美率领陆军,沿江岸倍道而行。

  黄龙船、黑龙船是按照樊若水的设计打造的,楠竹、绳索是用来架扎浮桥的应用之物。

  长江南岸的南唐驻军见到宋军船队,以为是江上的巡逻兵,毫不在意,更没有询问,任其行驶,为了表示友好,还派小船送来酒劳师。宋军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顺而下,破峡口寨,直抵池州。

  池州守将见势不妙,弃城而逃。曹彬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地占领了池州。曹彬占领池州之后,挥得胜之师连克当涂、芜湖,驻军采石矶。决定在这里架设一座浮桥,让陆路军过江作战。

  在浩瀚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消息传到金陵,南唐那个小朝廷的君臣们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如同儿戏,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樊若水带领兵士,将预先排定的黄、黑龙船,依次在江面上排列,搭上扎好的竹排,再用绳索捆扎好,仅用三天时间,一座跨江浮桥,像变戏法一样架设好了。

  曹彬命令潘美率领步兵渡江,众将士在浮桥上过江,恰如在平地上行走一般。

  3、进军金陵

  宋军经浮桥跨越长江天险的消息传到金陵,李煜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勉强升朝,命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率军万人,从水路击宋军,都虞侯杜真率步兵万人,从陆路击宋军。送走御敌的将士后,他觉得万事大吉了,便将军国大事交给大臣们处理,安心地回后宫与小周后风咏月去了。

  郑彦华率领水军从金陵出发,溯江而上,打算以强大的战舰群,冲断宋军架在江面上的浮桥。船队还没有到达采石矶,便同面而来的宋军水师相遇,一场恶战便在江面展开。

  宋军水师是顺风顺水而下,南唐水师是逆风逆而上,对于南唐军来说,是一场遭遇战,而宋军则是有备而来。宋军从气势上就占了上风,一阵混战,南唐军先了阵脚,调转船头逃跑,跑得慢的,便做了宋军的俘虏。

  杜真率领的步军赶到之时,南唐水军已溃败而逃,只好孤军与宋军作战。潘美也不待敌兵列阵,率领宋军冲杀过去,又将杜真的步军杀得个七零八落,向南溃退。

  李煜得知水、陆两路大军全都败北,下令全线戒严,招募百姓从军御敌。

  江南百姓过惯了平安的日子,突然听到官府要招兵打仗,吓得胆战心惊,想那战场上,轻则缺膀子少腿,重则命丧黄泉,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哪有那种保家卫国的气概。

  宋军攻克白鹭洲,进泊新村港,分军攻打溧水。曹彬率大军进驻秦淮河。秦淮河在金陵城南,从水道可直达城中。江南水军十万之众,扼守秦淮河,列阵金陵城下。

  潘美率领陆军抵达秦淮河,因船只还没有准备好,部队都在河边等候船只过河。潘美大声说道:“我统兵数万,自汴梁到此,战必胜,攻必克,这区区秦淮河,一衣带水,难道阻得住大军的脚步吗?”说罢,扬鞭策马,跃入水中,向河对岸泅渡过去。

  众将士见主将渡河,谁敢站在河边不动?骑马的,纷纷跟着跳进河中,没骑马的,也跳进水中,凫水过河。待到江南兵清醒过来前来抵挡时,宋军已纷纷凫渡过了河。江南兵被气势正旺的宋兵杀得大败而归。

  宋都虞侯李汉琼,驱使数百艘装满芦苇、干柴等引火之物的巨舰进入秦淮河,命兵士顺风纵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举烧毁了城南水寨,寨子内的守兵不是被活活烧死,就是落水淹死,有那保得命的,弃船登岸,逃命去了。

  这时江南的军国大事,完全由枢密副使陈乔和清辉殿学士张洎等人主持。

  李煜则成天在后苑召集僧、道诵经念咒,祈祷上天保佑,对于外面的战事,一概不问,皇宫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一概不知道。江南国主对于李煜来说,好像是一个摆设,任何事情他都拿不了主意,既然出了军权,皇甫继勋也懒得去向他请示,按既定的作战计划固守城池,同宋军耗下去。宋军虽然兵临城下,面对坚固的城墙,一时也奈何不得。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件最怪的怪事出现了:金陵城被围数月,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煜突然听到金鼓齐鸣、炮声震天,才登城瞭望,意外地看到城外驻扎的尽是宋军,奇怪地问守城军卒:“宋军已攻到城下,为何没有人向朕报告?”

  一位守卒胆怯地回答,是皇甫统帅,不准报告。看来,南唐对外的保密做得差劲,对内的保密绝对是一的。

  李煜听罢大怒,即刻召见皇甫继勋,问他为何隐瞒实情。皇甫继勋回答:“宋军来势汹汹,过于强大,无人能敌,臣就是将军情报进宫,不过是徒增陛下的恐慌,陛下也没有什么办法退敌。为了不让陛下心,故此没有进宫汇报。”

  李煜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一怒之下,命令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再飞诏都虞侯朱令赟,火速率水军支援金陵城。

  4、妙计败水师

  朱令赟驻师湖口,大军十万,号称十五万。接到李煜的诏令,率军顺而下,直宋军的采石矶浮桥。

  曹彬得到探子的报告,立即找来将佐王明,授他密计,命他赶往采石矶抵挡南唐援军。

  朱令赟率领十五万大军,数千艘战舰,顺而下,连夜直奔金陵。当舰队快到采石矶的时候,远远看见江面上帆樯林立,不计其数,不由心中起疑,当即命令舰队停航,停泊于皖口,派人到前方打探敌情。半夜时分,忽然听战鼓雷鸣,水陆呼应。岸上无数的宋兵,拥着一员宋将,帅旗上写的是一个“刘”字;江中来了许多战舰。火炬通明处,宋军主舰的帅旗上,是一个斗大的“王”字。

  夜黑风高,摸不清敌人的路数,朱令赟不敢分兵应战,只好命令军士纵火,先将水路的来船堵住。谁知当天晚上刮的是北风,南唐军的战舰正好停泊在南面,那火势借着大风,不但没有烧向宋军的船只,反将自家的船烧着了。朱令赟大惊,连忙下令拔锚起航,向上游原路返回,由于船身庞大,数千艘战船全都挤在一起,根本就动不了。正在惊慌之际,宋军的船只冲了过来,已有宋兵跃上大船。吓得朱令赟魂飞天外,正跳水逃生,一员宋将抢上一步,大喝一声,将朱令赟掀翻在船板上,上来许多宋军,将他捆得个结结实实,似扛猪一般扛走了。

  这场水战,以江南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天亮以后,再看那宋军无数的帆樯,原来是浮桥上下竖立的无数长木,长木上悬着旗、挂着灯,不近看,谁能说这不是帆樯。再加上步军在岸上摇旗呐喊,犹如千军万马一般。如此疑兵,鬼神莫测,朱令赟岂能不中计?宋军的真正人数,水军五千,步军五千,总共不过一万兵马而已。

  金陵城中,李煜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朱令赟的水师来救命,突然听说水军全军覆没,朱令赟被擒做了俘虏,吓得魂飞魄散,万般无奈,只好一面招呼宋军,请他们休兵,一面派学士徐铉,带上自己的亲笔乞缓师表到汴梁,乞求宋皇帝赵匡胤退兵。

  5、会写诗的不如会打仗的

  江南使臣徐铉,飞骑驰往汴梁,谒见赵宋皇帝,哀求宋国休兵。

  赵匡胤质问道:“朕数次召李煜来朝,他为何抗命不遵?拒不来朝?”

  徐铉小心翼翼地问道:“自古以来,有道之君兴师讨伐,都得师出有名。我江南国主无罪,陛下却兴师讨伐,不知所为何来?”

  徐铉是江南辩士,舌如利箭,说话看似低声下气,实则却充满了火药味。

  赵匡胤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书生,一言不发。徐铉了口唾沫,继续说道:“我主侍奉陛下,谦恭而又谨慎,以小事大,如儿子孝顺父亲一般,并没有什么过失。陛下征召没有来,那是因为我主身体有病的缘故。父母爱护儿子,是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的。难道不来见驾,就要加罪吗?请陛下格外体贴,赐诏罢兵吧!”

  赵匡胤哈哈大笑,顺着徐铉的话说:“你主既然事朕如父,朕待他如子,父子应出一家,哪有南北对峙之理?朕屡次召见,竟然拒而不至,这不是有违常理吗?”

  徐铉听赵匡胤如此说,一时倒回答不上来,踌躇半天,只得跪下哀求说:“陛下即使不念李煜,请顾及江南无数生灵,这个仗如果继续打下去,将会生灵涂炭,百姓无家可归。陛下是仁慈之君,绝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赵匡胤大声说:“朕已命宋军统帅,不得妄杀一人,李煜如果爱惜子民,为何不投降?”

  徐铉又说:“李煜岁岁朝贡,对赵宋并未失礼,请陛下开恩,放江南百姓一条生路。”

  徐铉一再申辩南唐无罪,大宋师出无名,赵匡胤听了,似乎是理屈词穷,猛然拔出上佩剑,啪的一声放在御案上,大声呵斥道:“不必多说!”

  赵匡胤虽然很霸道,但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强者为尊,弱国无外,落后就得挨打。

  徐铉吓得瞠目结舌,再也不敢出声,他知道江南战事,不是凭一份乞求表,低声下气地哀求几句就能解决问题。他只好灰溜溜返回江南,向李煜复命去了。

  李煜得知赵宋不肯罢兵,更是惊慌。忽然常州又传来急报,吴越王钱俶奉赵宋皇帝之命,率兵攻打常州。

  金陵已被宋军围得如铁桶一般,李煜根本就派不出兵去支援常州,只好写了一封信,派人给吴越王钱俶,信中的意思是:赵宋今天灭了南唐,明天就轮到吴越,金陵的今天,就是吴越的明天。

  吴越王钱俶并不回信,率兵连下江、宜兴、常州。江南的州郡,已经所存无几。金陵几乎成了一座孤城。

  曹彬派人进城告诉李煜,金陵只是一座孤城,叫他不要继续顽抗,并限他三之内开城投降,如若不降,将大举攻城,破城之,将玉石俱焚。

  李煜仍然是犹豫不决。

  曹彬决定攻城,但又担心破城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使平民百姓的性命不保,虽然有令,恐怕也不能制止,左思右想,终于想得一法。

  这天早上,曹彬的卫兵告知众将,说曹大帅卧病在,不能理事。众将听说主帅病了,纷纷进帐请安。询问曹彬得的是什么病,请郎中看过了没有。曹彬躺在上对众将说:“我得的是心病,非药石可治,唯有大家诚心起誓,破城之,不杀一人,则我的病不治而愈。”

  众将听了曹彬之言,知道主帅的良苦用心,当即便焚香立誓,破城之,一定约束自己的部下,不得滥杀无辜。

  第二天,曹彬的病稍愈,第三天,指挥宋军水陆并进,一举攻进金陵城。众将果然约束各自部下,除反抗者格杀勿论外,对平民百姓是秋毫无犯。江南百姓,称宋军是仁义之师。

  破城之,江南侍郎陈乔哀恸地回到家中,悬梁自尽。勤政殿学士钟茜,朝冠朝服,在自家的堂屋里,将全家召集到一起,集体服毒而死。

  张洎和陈乔自始至终是主战派,当初曾有个约定,同死于社稷,如果金陵被宋军攻破,就以身殉国。金陵城被攻破,陈乔悬梁自尽以后,张洎并没马上就死,他要陪他的主子李煜一同到汴梁,替主子承担罪责。

  金陵城被宋军攻克以后,往日攻城的炮声突然停止了,城中也没有出现烈的巷战,无辜的百姓也没有遭到屠杀,一切似乎都很平静。更为奇怪的是,宋军只是围住李煜的皇宫,并不进来,好像是为李煜站岗一般。

  李煜虽然昏庸,却不傻,他感觉得到,宋军没有杀进来,是在给他最后的投降机会。如果这个最后的机会再不把握的话,那真的就死有余辜了。万般无奈之下,李煜只得带领张洎等四十五名臣僚走出宫,前往宋军中军帐请罪。曹彬盛情接待,好言抚慰,并请他回宫整理行装,随大军前往汴梁。

  李煜应诺回宫去后,曹彬只带领数骑在宫门外等候。左右对曹彬说:“大帅就这样放心地放李煜回宫吗?假如他要寻死,那该怎么办?”

  曹彬笑着说:“李煜是个贪图享受、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已经请求投降,怎么会去死呢?大家不要多虑了。”

  时间不长,李煜果然换了一身便装,与宰相汤悦等四十余人出了宫门,跟着曹彬的大队人马,同往汴梁向赵宋天子请降。

  曹彬自出兵至凯旋,肃正军纪,兵士没有人敢来,破城之,兵不血刃,江南十九州、三军、一百八十县的版图,收归赵宋。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南唐正式亡国,南唐后主李煜沦为亡国奴,当他踏上宋军专门为他备下的大船,驶离金陵时,再回首这座由他们父子两代经营了几十年的故国京都,心如翻,双眼温润。一代亡国之君,千古风才子,站在船头上,随口了一首名为《渡中江望石城泣下》的诗词: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会写诗的当了亡国奴,会打仗的得了天下。会写诗的到底不如会打仗的。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赵匡胤在明德殿接见李煜,李煜带领南唐旧僚,跪在明德殿下听候宣诏。

  宣旨官宣读诏书,先是将李煜责备一通,然后是开恩赦免众人,并授李煜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将军,封违命侯。

  封违命侯,是一个带有侮辱的封号,它发了赵匡胤对李煜的憎恶和鄙视。

  李煜的夫人小周后,封为郑国夫人。

  李煜带着家人,住进了赐给他们的宅子,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赵匡胤安排了李煜,突然想起另外两个人,那就是南唐主战派张洎和陈乔,听说陈乔在破城之悬梁自尽,张洎随李煜来了汴梁,便厉声问道:“谁是张洎?站出来。”

  张洎从降臣队中站出来道:“罪臣张洎在此!”

  赵匡胤责问道:“由于你极力主战,李煜才有今之辱,你该当何罪?”

  张洎不卑不亢地说:“为臣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于江南国主,臣这是尽忠。如果不是我主降,臣要陪主子来汴梁领罪,也不会苟且偷生至今。如果要治抗宋之罪,请降罪于臣,与我主无关。”

  “知道这是什么罪吗?”赵匡胤反问道。

  “死罪!”张洎口而出道“陛下若因此赐臣死,臣愿赴死,绝无怨言。”

  赵匡胤见张洎说得义正词严,是个忠烈之士,心里颇为欣赏,不但没有再为难他,反而授予太子中允之职。

  张洎没有想到自己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还受封,慌忙跪下磕头谢恩。此后,他将一片赤诚之心完全献给了宋朝,官至参知政事,成了一代名相。这是后话。

  江南自李升篡吴,自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后裔,立国号唐,称帝六年;传子李璟(后改名景),袭帝号十七年,被周世宗打败后,去帝号,自称国主有四年;李煜继位,到梦断金陵,有十五年,共经历了三世,三十九年。

  6、皇帝的话也不能当真

  献俘完毕散朝之后,潘美与曹彬同行。潘美见四下无人,恭维道:“南唐君臣都安顿好了,接下来就该向将军贺喜了!”

  “我何喜之有呀?”曹彬反问道。

  潘美说道:“当大军南下之时,皇上亲口许诺,等你消灭了李煜,收复南唐之后,要提拔你做宰相。今天李煜已成阶下囚,收复南唐,将军的功劳最大,接下来便是进入宰相政事堂,今后,你将是出将入相,这不是要祝贺你吗?”

  曹彬淡然一笑道:“这次出征,上仗苍天保佑、下仰众将士之力才能凯旋。我虽然身为统帅,侥幸能奏捷,也不敢居功自傲,对于宰相这个位子,想也没有想过。”

  潘美笑说:“天子无戏言,既然收复了江南,就该说话算数。”

  曹彬又笑了笑说:“太原还没有拿下呢!”

  “太原是太原,江南是江南,怎么能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呢?”潘美不解地说。

  曹彬笑了笑,并没有作过多的解释,两人分手,各自回家去了。

  第二天,赵匡胤在明德殿大宴群臣,酒至半酣,赵匡胤对曹彬说:“朕本来要提拔你为宰相,但北汉刘继元还盘踞在太原,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君无戏言,是说皇帝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得算数。赵匡胤把亲口许诺给曹彬为宰相的话收回去,看来,君无戏言这句话并不是真理。

  曹彬听赵匡胤收回了诺言,慌忙离座叩头谢恩,口里还连声说,臣无才无德,不配做宰相,陛下还是把这个指标留着吧!

  潘美在一旁偷偷发笑,恰好被赵匡胤看见了,问潘美为何发笑。潘美不敢隐瞒,只得说出了原委,最后说道:“臣见曹将军料事如神,故而发笑,请陛下恕罪!”

  赵匡胤听罢,大笑不已,但他还是觉得有些愧对曹彬,于是,赐曹彬二十万钱,用做对曹彬的奖赏。

  曹彬拜谢而退,自嘲道:“人生何必要做宰相?当个好官,不过就是多得些钱罢了。”看来,曹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有些东西争是争不到的,得了一点实惠,也就知足了。

  二月,赵匡胤下诏,曹彬提升为枢密使;潘美提拔为宣徽北院使。

  赵匡胤收复南唐,基本上统一了南方,剩下的只有吴越和泉、漳,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也基本完成。宋朝取得了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增强了对抗北方强敌契丹的力量,两强的碰撞只是时间问题,但究竟鹿死谁手还要拭目以待。  wWW.hOuZixS.com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下一章 ( →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是余耀华的最新小说,猴子小说网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新章节无错未删节版,猴子小说网第一时间为书友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新章节,尽力最快速更新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无偿网。